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人生的需要(恩賜篇)

                  人生需要(恩賜篇)
肆丶恩賜之光
一丶忠心跟隨
在生活中,不論是在工作或其他組織場所,跟隨優秀領導者來做事是普遍發生的,但環境和領導者的改變就會影響是否繼續跟隨的問題。在現代變化快速的情形下,能長期且忠心的跟著特定領導者,已非常少數,因此,個人的人生際遇會被認為是隨機發生或是隨緣發展。在少數非常獨特的工藝生涯領域,仍可看到忠心跟隨的後輩,其主要存在的背景常是領導者或敎導者有高深不可測的知識技術素養,或是因為所從事的工作是具有非常神聖的價值。從現代主義的想法,領導雖也是管理的重要工作,但偏於情境領導的主張,認為每個人皆能當領導者,所以,長遠的忠心領導就更難發生了。相對的,在相對價值普遍存在的現代社會,跟隨他人成為不具特別意義的一般社會行為,僅常發生於較不具主見民眾的心態習慣。
當個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也相信上帝創造人類,有祂偉大計畫時,世上的所有領導者或曠世巨作皆無法比較。因為,人類社會的任何個人在宇宙中是何等渺小,而上帝又是宇宙的掌管者。所以,當個人想要在人生中達到一項偉大而有價值的工作目標時,選擇做上帝的工作應該是最具實際的行動。不過,上帝的計劃深不可測,祂派愛子耶穌來世間進行救贖工作,耶穌成為基督,指示世人成為祂的跟隨者,來完成上帝的旨意。因此,跟隨耶穌並學習耶穌的榜樣,是個人參與上帝計畫的具體行動,而且是以一生的時間來相隨。在面對一位信實丶公正又有愛心的全能上帝,個人能忠心跟隨是一種尊貴的榮耀,也是一項特別的恩典,不是每個人皆能被選定為跟隨者,因為,個人需能被聖靈感動,悔改而成為新造的人,才有清新的心與上帝連結,聆聽到上帝的旨意,知道上帝要個人所做的事。在世俗人生中,能認識上帝且參與祂的偉大事工,而個人能成為上帝的忠心跟隨者,是有福了。
二丶恩賜能力
能力是被現代社會所重視的個人生活需要,而針對不同工作或活動,需要的能力是不大一樣。個人能力極大部分是由學習所發展,學習機會和效果就影響到能力的獲得。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學習深受社會的影響,社會所看重的價值和創新技術常成為多數人選擇的學習內容,所以,個人具備優秀能力,是為了做好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活動。不過,現代社會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一直在改變,個人就需要不斷學習新能力。而在實際使用上,舊的能力常失去效用,使得個人能力無法累積,或是無法長期使用特定能力。另一方面,個人能力若僅是增加自己的利益,對社會的貢獻就較少。較好的個人能力發揮,是能一直厚實對社會有所貢獻的特定能力,且在人生中將此能力發揮極致。
在基督信仰中,上帝對每個人皆有其個別計劃,祂賜給個人不同的能力,使個人能參與上帝的工作。而個人的恩賜能力是最適合個人來表現,其表現成果能達到超出個人期待的水準,其對社會的貢獻也最大,更是榮耀神的最好作為。所以,認識和確定個人的恩賜能力是需要的,對於多數的父母而言,在禱告中尋求聖靈的協助,讓自己能不在意社會所追求的功利價值,而是更清楚明白上帝所賜給子女的能力,協助子女發展此恩賜能力,使子女日後能在社會做光做鹽,表現出最令人敬仰的工作成果,同時,更能在社會中榮耀上帝的名,將福音傳到地極。所以,恩賜能力是上帝所特別給個人的,此能力可使個人在人生中更輕易得到成就感,不怨煩辛苦,能努力不懈,愈工作愈快樂。它更能使個人發揮最大的社會貢獻力量,增加社會福祉,讓更多民眾得到福音的恩典。
三丶偉大同工
在社會生活中,工作一直是個人花費最多時間的活動,它影響整個人生面貌。所以,選擇做什麼工作應是個人很重要的決定。不過,多數個人所做的工作常依社會工作市場的變化而調整,所以,個人是在有限工作機會中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此類工作就不一定是個人能力最適合從事的,也因此,個人常會想要改變工作。實際上,每種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丶身心條件和社會要求皆不一樣,
對社會的影響也不同,其可能形成不同的工作地位,而使工作者獲得不同社會權力和利益。所以,可以取得高社會地位的工作,成為社會民衆的所愛,大家競爭搶奪,也使很多人用大量人生時間來追逐這些工作機會,結果常是無效和失望。實際上,選擇個人最能發揮成就的工作才是人生最需要的事,這種工作雖不一定是社會民眾所偏好追求,但卻是最有益於個人人生的實質幸福。
在基督信仰,與上帝同工是最好的工作,在聖靈的啓示內,個人能在不期而遇的安排中,發現個人最想做的工作,而後自然的投入工作環境。耶穌給門徒最大誡命是除了要盡心盡力盡性愛神以外,也要愛人如己。而最大使命是傳福音到地極。所以,人生的最好工作是與神同工,且做愛人傳福音工作。這是一件可以做一生的事情,而且可以在不同處境來進行。當個人依恩賜能力來選擇任何一項工作時,他就能同時在此項工作上表現愛人如己,且能傳福音。這是上帝所賜的恩典,使個人在相信神並受神呼召以後,能喜樂工作,且有福氣參與偉大的聖工,而帶來積極和活躍的人生。
四丶全能改變
個人在人生過程中,會因生理或學習原因而改變,特別在遇到各種困難而需要解決問題時,更會想改變自己來面對未來的挑戰。不過,個人透過學習而逐漸形成的個性丶習慣或價值信仰觀念,就不會輕易改變,特別是年紀更大或更老以後,更是扶古守舊。所以,不改變就無法解決新問題,甚至於不改變就會出現問題。但就個人能力而言,要主動反省自己的惡習或缺點是不容易,常看到的只是略為反思一些小毛病,無法完全痛改前非。多數的個人問題常被認定為不可能改變,這使得許多人一生皆在哀怨丶嘆息丶失志或作惡。就人類具有原罪的本質上,個人是不斷會有作惡或徧差作為的想法,所以,個人的改變也只不過是暫時的修正,終究還是會再回復不良的作為,而使問題更加嚴重。
完全的改變需要去除原罪,成為新造的人,才能有全新而更美好的人生,使問題不再出現。在基督信仰中,只有三一真神才具有赦罪和全新改造人的能力,但基督的全能改變恩典,只施給相信祂的人。所以,人要得到平安喜樂的人生需要先認罪悔改,相信耶穌是基督,祂死裡復活,並能赦免人類的罪。這樣,全能改變就能發生在相信者身上,使他有能力完全改變惡習和劣性,而有全新正向積極的生活。人生中有改變不可能情況的奇蹟,此奇蹟皆是來自神所施作的全能改變。
五丶機會恩典
人生中很多機會可以表現自己的能力來愛他人和貢獻社會,在不同年齢丶工作任務和家庭週期中,個人可以接觸不同對象和社會團體,讓自己能更開放心胸來協助他人,參與社會的改善。當個人能跨越自我利益取向的限制時,就可更自由做自己最合適的愛鄰舍活動,讓心裡能一直維持積極熱心的生活態度。實際上,個人要能盡力做社會公益的事,是一種恩典機會,它常是心靈被感動所產生的神聖任務,讓自己全然忘記自我的要求,而全心注目到他人的苦難和貧乏。這種機會的發生需要超越世俗價值的觀點轉化,但很多時候,這樣的觀點轉化會被認為是偶然的決定,而不被重視。做善事就變成生活中一件得到功德的隨意事件,不是改變人生的開始。
基督信仰中,成為新造的人,就是要依大誡命和大使命來努力工作,而每日皆有機會來傳福音。傳福音是神所賜的恩典,受到神呼召的人,會在內心一直燃燒積極行動的熱情,不論在任何時候或環境皆能全力投入工作。這樣的行動是一生的事情,不會停止。所以,把握任何機會來傳福音不是責任義務,而是在神滿滿祝福下所賜的機會。個人無法強求機會,因此,不是任隨自己的意志暴力就可發生,也沒有預先設定的目的。因為,傳福音是神要做的事,當聖靈啓動時,人的心被融化,機會就顯現,任何人皆可成為傳福音的使者。把握這些傳福音的機會,是生活中最愉快的事。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愛的晚餐

                   故事集(七)愛的晚餐

阿麗常在等待晚餐時間,那是每天最快樂的時候。哥哥姊姊出生以後,媽媽就不再工作,全心在家裡照顧家人。隔了很久,媽媽才生阿麗,所以,全家的人都很疼愛照顧她,也喜歡聽她講話。每天晚餐,媽媽皆會煮一道阿麗愛吃的菜,擺在她的面前,所以,阿麗總是高興的把晚餐吃光光。吃完晩餐以後,大家一面吃著水果,就會聊天,這是阿麗最高興的時刻。今晚,她剛吃完一半的香蕉,就急著説"今天真好笑,阿立只是拉著阿秀的手,阿布就在走廊上一面敲著水桶,一面大聲喊著,"阿立喜歡阿秀,阿立喜歡阿秀"。一堆臭男生就跟在阿秀後面,也喊著"阿秀新娘來了"。阿麗説到這裡,有點生氣,就對著媽媽説"媽,妳知道,阿秀都快哭出來了"。媽媽聽了以後,就溫柔的問她"那妳有沒有幫忙阿秀啊!",阿麗馬上回答"有啊!我拿掃把趕那些臭男生"。這時候,讀國中的哥哥在旁邊揷嘴説"笨蛋,喜歡女生,就要對著女生笑一笑就好,怎麼可以在同學面前公開拉手"。阿麗聽了哥哥的話,就一臉擔心的問他説"那阿布天天對我笑,是不是喜歡我了",哥哥一下子也不知如何回答。讀高中的姊姊就笑著説"你們這些小蘿蔔頭,天天講男生愛女生,我告訴你們,像我們高中生了,男生愛女生的話,就會把愛情的信偷偷放到女生的抽屜內,不會讓别人知道"。姊姊剛講完,阿麗就叫起來"偷偷的,為什麼你們大男生要偷偷的喜歡女生"。姊姊也大聲回話"就是不好意思嘛!"。阿麗愈來愈不懂哥哥姊姊講的事情,她轉頭問媽媽"媽,爸爸什麼時候開始愛妳",阿麗的問題也引起哥哥姊姊們的興趣,他們也好奇的問"是啊!什麼時候"。媽媽轉頭看著爸爸,笑著説"我們啊!小時候就是鄰居,可是學校規定男生不可以説愛女生,所以,我從沒聽爸爸説過"我愛你"。但是爸爸常到我家來做功課和讀書,我們就會一齊愉快的聊天,就這樣,我們一直聊天到長大,有一天,爸爸就跟我説"我們永遠在一起,好嗎!",媽媽答應了。就結婚,生下了你們"。哥哥姊姊聽到這裡,就一臉不解的問"聊天,妳跟爸爸就這樣一直聊天,然後,就結婚,真不可思議"。阿麗更不清楚聊天跟男生愛女生的事情有何關係。但她微微覺得爸爸是愛媽媽的"。媽媽看著他們一臉疑問的表情,就笑著説"所以,媽媽要準備好吃的晚餐,這樣,你們都會想回家吃飯,我們一家人就可以有時間聊天,就可以知道誰有快樂的事,或是今天誰有難過的事情,然後,把這些事情互相講給大家聽,就可以互相鼓勵幫助,這不是很好的事情嗎?這樣,家裡不就有愛心了嗎?"。阿麗聽完媽媽的話,有一點明白"愛就是要聊天"。媽媽突然轉頭問阿麗"阿麗,妳愛天父嗎?"阿麗點點頭,媽媽就説"那就要跟天父多講話哪"。阿麗有點疑惑的說"那我要跟天父講什麼呢?"這時,爸爸在旁邊輕輕的講"阿麗,妳可以在禱告裡跟天父講話啊!,就像在晚餐時,妳想講的話,都可以跟天父説"。聽完爸爸的話,阿麗心裡就決定,下星期的主日學,她要禱告,要跟天父講話。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過年

                    短詩集(二)過年

無知的歲月
在線上留著點
欣然向命運宣示
不再後悔的明日人生
翻轉間
末頁的青春躍出
成為嬉戲的精靈
歌舞著歡慶的眼神
所以
不必再採買時間
那永恆已施捨片刻
使貧乏化成豐足
讓寂寞印在遺忘的過去
張開平安的手吧
恩典已來臨
盼望的你
可否綻出笑容

人生的需要(喜樂篇)

                      人生的需要(喜樂篇)

參丶喜樂恩典
一丶財富榮華
財富榮華是多數人在世俗生活中,最容易反應的需要,它能成為個人一生追求的主要標的。財富指的是經濟能力,而榮華是社會地位權力,基本上,這些財富榮華皆是相對價值的比較,在不同空間(社會)和時間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某個人所企求的財富榮華可能隨著社會和時代的改變而失去意義。也因為個人人生的有限,財富榮華只能被短暫使用,而如何將財富榮華保留給下一代,則是另一項衍生的個人需要,但其效果仍是有限。由於財富榮華是各個社會所認定,大都以較稀有的資源來定義價值,所以,財富榮華常是透過競爭,在得勝後而取得,使用各種方法來得到競爭優勢則成為個人需俱備的能力。而在自我利益大力擴張的惡念作崇下,巧取強奪是人類歷史上最明顯的表現方式,其結果是造成一人奢華,萬人貧乏。在現代社會中,可看到財富榮華集中在極少數,而多數民眾是糊口渡日。另一方面,擁有財富榮華的個人,也常是憂慮不安,寂寞空虛和心煩。
從世俗社會所宣示的財富榮華可看出,個人在人生中所擁有的財富榮華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產生的,它是不定和虛空,只能給予暫時的歡喜和滿足,無法永遠留存。基督信仰認為除了人類自己所創的財富榮華以外,還有上帝所創的財富榮華,它存在天上。個人要獲得天上的財富榮華是要先去除罪性,並跟隨耶穌成為義人,在世上作光作鹽,努力做出榮耀上帝的愛心果實。而在最後的審判中,可得勝利的冠冕,財富榮華就自然俱備。在此努力中,沒有傷害丶壓迫和搶奪的惡力,而只有施給丶幫助丶分享和惻隱的愛心。所以,天上的財富榮華永不毀壞損失,也不被偷竊,是永遠的寶物,價值長存。從永恆生命而言,天上的財富榮華才是個人最需要的。
二丶幸福滿足
幸福滿足是個人主觀對美好生活的判斷,所以,同一種處境,每個人的幸福滿足反應不盡相同,因為,幸福滿足的判斷是依據個人的幸福想象和期望。在世俗生活中,個人的需要皆可能是幸福的期望,是依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改變,基本上,會由物質需要逐漸擴大到精神需要。很多時候,物質需要的期望很大,個人就會一直以物質的獲得為主要的幸福來源,而在個人相當滿足於物質需要後,才會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幸福。不過,個人對不同需要的認識程度也會影響追求不同層面的幸福,因此,不認識精神層面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會追求精神層面的幸福。相對的,個人同時擴大要求滿足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會混亂幸福的追求,使個人䧟於無法真正享受幸福的困境,心裡不會平安喜樂。
另一方面,世上也存在著個人要獲得幸福滿足,卻造成别人會痛苦的不道德行為,這樣的個人幸福追求,反而增加社會的混亂。
完全的幸福滿足是個人具有平安喜樂以外,更帶給別人充分的恩典,使個人在生活中能與他人共享美好的時光。但是,個人若不去除心中的自我利益和惡念,就不易達到完全的幸福滿足,其幸福滿足是短暫且容易變質為空虛怨懣,使個人常處於失落愁悵中。只有個人學習耶穌的愛心,將人生的需要設定在神所賜的精神食糧丶永不口渴的飲水丶無盡的平安和永恆喜樂,完全的幸福才可能被期待和滿足。比較上,天國的幸福滿足是無窮無盡,福杯滿溢,而地上的幸福滿足是片面零碎,難於完整體驗。所以,智慧的人,是在追求屬天的幸福滿足,永不疲乏。
三丶平安喜樂
世俗生活中,一般民眾認為沒有苦難,就有平安喜樂,所以,期待事事順利是每日必要的。不過,事實上,極多數人難以避免不順利的日子,因此,平安喜樂似乎變成可遇不可求的盼望,常成為向超經驗力量(神明)請求的施給。從基督信仰而言,人因有罪,受自我利益的惡念所挾制,所以,不易與外在人事共享利益成果,無法避免與他人及環境衝突,終日面臨積怨仇恨處境,心情就難以平靜,無法平安渡日,喜樂難以到來。另一方面,而當個人對外界事物沒有企圖心時,又會產生空虛丶失落或鬱卒的難過心情。因此,平安喜樂不是人類本身能力可以自行取得,它是上帝所賜的恩典,是來自上帝對人類的憐憫和愛心。
個人要能得到平安喜樂,是要先有上帝的恩典,而個人要有上帝的恩典,就要先認識上帝,與上帝和好。但在人仍是有罪性時,是無法與上帝連結,而只有透過耶穌消除罪以後,人才能直接向上帝禱告,盼望上帝賜下平安喜樂。在基督信仰中,世間仍是有苦難的,而平安喜樂不是在苦難消失後才出現,而是個人在面對苦難的時候,上帝的保守能帶領個人渡過苦難,讓心裡存有平安和感謝,也在苦難過後,有蒙受恩典的歡欣愉悦。而基督信仰更有永恆平安喜樂的應許,它是人類最需要的盼望。比較上,世上的平安喜樂只是苦難後暫時安慰,得到天國的平安喜樂才是個人的最大恩典。
四丶寛心自由
生活中能得到自由開放的心境,是一件令人愉快的需要,它使個人解脱綑綁束縛。個人的個綁來自內在罪性、他人壓迫丶社會制約及靈域操控,所以,人類不易完全解除綑綁,使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能獲得寛心自由。在世俗社會中,一些方法被試圖使用來放鬆身心,如精神修煉丶隱居默念丶背風異俗或直觀膜拜,但其結果常僅讓個人得到短暫的自我放逐,終究還是回復舊有的約束壓力,甚至於,更具壓迫困苦。從歷史經驗中,仍看到人類一直無法脫離綑綁的事實,每個人的一生皆同受相似的壓迫,無法脫離,所以,寛心自由無法依靠個人內在的意志和力量可以取得。
在永恆的國度裡,才存有寛心自由的恩典,因為神的愛能消除怨恨丶爭鬥丶自私和空虛,所以,當個人沒有負擔的心靈,自由便渾然存在。不過,世上的人類要先認識耶穌的真道,相信耶穌的贖罪代價,跟隨耶穌的腳步,讓自己成為悔改新造的人,才有機會清淨心靈,培養聖潔的生命,完全擺脫罪的束縛和世上的壓制。基督信仰的人生修養和敬虔順服,就是提供獲得寛心自由的直接道路,是上帝所賜的恩典。相信耶穌救恩的人,就可白白領受。
五丶奇異恩典
尋求奇蹟是世人所期待需要的,特別是遇到超出個人能解決的困苦危難時,奇蹟是唯一的盼望。在人類將理性思維列為解決問題的最佳依據時,科學成為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可信來源。不過,科學的成果仍是受限於人類的智慧和物質條件,無法全方位去除各世代的困苦問題,所以,在個人感覺絕望時,就只有奇蹟可期待。奇蹟是來自超經驗力量的施給,需要個人能連結到超經驗存在,但產生這樣的連結是來自未知的恩典。世俗民眾試用各種途徑來企求與超經驗連結,出現各種不同的靈異蹟象,部分也被稱為神蹟。不過,因為世人的罪未消除,其困苦危難一直存在,這些被期待的超經驗力量反而成為另一種世人生活的控制,讓人生所有遭遇是處在恐懼超經驗的過程中。
基督信仰是在救贖人類,是以愛來讓人類能認識耶穌的救恩,使人獲得重生。
所以,認識耶穌並相信耶穌的福音,是能轉變個人的生命價值,使人生完全自世俗綑綁中解脫,有全新的目標和心志。這樣的轉變不是偶然,也不存在於懼怕裡,它常發生在令人驚奇的遭遇,奇妙的安排。而在那奧秘的煞那間,靈光乍現,神智清明,觀點完全轉化,身心靈全然震動,直覺感受神的聲音與呼召。那是最溫暖的接觸感動,深入生命的底層,將罪徐徐擦去。這是神的恩典,賜給受祂呼召的人。這是在人生某一時間會遇到的信仰改變,是奇異恩典,它是人生喜樂的最大來源,是人生最大的需要。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只有這一次

           故事集(三)
            只有這一次
在夏日午後,爺爺帶著阿布去爬附近的小山,沿途看到很多昆蟲和小動物。阿布對這些昆蟲很有興趣,很專心的看著。他們來到一處小山谷旁,看到不同顏色的蝴蝶滿天飛舞,阿布不禁追着忽上忽下的蝴蝶,大聲叫說"好漂亮的蝴蝶"。他轉頭問爺爺"牠們很漂亮也很忙的樣子啊",爺爺笑著說"是啊!蝴蝶要把握時間,因為來這世界僅有一次,就要把最美麗的祤膀長出來,然後,展現給大家欣賞,讓世界都讃美牠的美麗"。阿布聽了以後,就脫口而出說"無怪乎蝴蝶這麼忙著搖擺祤膀,飛來飛去",爺爺就接著說"對啊!牠們不趕快炫燿自己,有一天,就要從這世界消失了。阿布聽的有點懂又有一點不懂。
兩人繼續往前走,走過一處養蜂農場,阿布跟爺爺說"我想看蜜蜂"。爺爺帶著他走到蜂箱前,一大群蜜蜂在蜂巢前進進岀出,也不管阿布在旁邊看牠們。阿布又跟爺爺說著"蜜蜂在做蜂蜜,也很忙啊!",爺爺仍笑著說"是啊!牠們要把握時間啊!牠們是工蜂,就是要努力工作,釀蜜來養女王蜂,使女王蜂能生下後代,並養大幼蜂,不然蜂群會挨餓生病。阿布聽了以後,覺得工蜂很了不起。他對著爺爺說"工蜂要工作到什麼時候呢?",爺爺說"有一天,這些工蜂也會不見了,因為,牠們也只來一次,就要隨時不停的認真工作"。這時,阿布似乎稍微知道,好像每一種昆蟲來這世界皆只有一次。
爺爺和阿布走到一片樹林中,遠遠便聽到蟬叫的聲音,走得愈近,聲音就愈大。阿布看不到蟬在那裡,抬頭望來望去,爺爺指著樹幹和一些葉子,阿布就看到了幾隻蟬,不動的停在上面,只聽到巨大的嗶嗶聲從牠們的身上傳出來。阿布大聲的叫出來"哇!好利害,這麼小隻,還能叫那麼大聲"。他轉頭問爺爺說"是不是蟬只來這世界一次,才叫那麽大聲",爺爺說"對了,你現在應該知道所有昆蟲動物皆只來世界一次,所以,牠們就要把握時間,努力做自己覺得最需要和最有意義的事"。
突然,阿布轉頭向爺爺問著"那我們是不是也只能來世界一次,那要努力做什麼呢?是不是讓自己漂亮,或是努力工作,或是把最好的表現出來"。爺爺微笑的帶著阿布到附近的休息處,叫他坐著,慢慢的跟他說"是啊!我們也是只來一次,以後,爺爺也會走了,消失在這世界"。阿布聽到爺爺講這些話,心裡有點難過,因為他沒想過爺爺會離開他。爺爺看到他眉頭憂思,就笑著對他說"阿布,你不要擔心我們只來這一次,人類跟其他昆蟲動物不大一樣。因為,我們有機會在離開這世界以後,可以到更好的地方,而且可和親人朋友見面"。阿布聽到爺爺這樣講,就比較安心一點。但他又好奇問爺爺"為什麼人有這麼特別呢?",爺爺溫柔的說"對啊!人是有較特別的生命,因為,最初,上帝造人類時,衪特別向人類吹一口靈氣,所以,我們人類被生下來以後,就可以思想一些見不到的事情,可以認識萬物的奧秘知識,更重要的是,人類可以認識神,甚至於跟神有心靈溝通的機會。不過,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背離忘記神,所以,人類只能在這土地上辛苦工作,遇到很多難過的事"。爺爺講到這裡,就面對阿布,嚴肅的說"阿布,所以,我們也只來這世界一次,我們可以裝飾漂亮,努力工作,也可好好表現自己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這一次的時間,認識創造我們的上帝,跟衪親近而有美好的關係,而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就可以到上帝為我們準備的好地方。爺爺講完,馬上就溫柔的問說"阿布,現在你知道要把握時間,做那一件重要的事情吧",阿布馬上回答"爺爺,我知道,星期天,我就會去找甜蜜老師,告訴我上帝的故事"。
這時,陽光已較少了,爺爺說"我們回去吧!",回家路上,阿布又看到蟬丶工蜂和蝴蝶仍努力在做牠們的事,他心裡忽然想著"嗯!人真的很特別,跟昆蟲動物不一樣""。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平安

                    平安

在未知的偶然
千手膜拜的永恆符號
懸掛天際
成為星辰追逐的日子
讓世人思念
而在恩典中
困苦厚甲已被刺穿
悲傷飄過眼際
宿命的偽裝拋在無言舞台
扮成沈默笑話
不再愚弄勞苦人生
總在等待時光
禱告的手舉起
慈愛絲絮紛紛飄散
吹起片片盼望
虔誠的心也洒滿千層應許
將雙手合起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人生的需要(愛心篇)

                    人生的需要(愛心篇)

貮丶愛心施受
一丶全心的愛
人的一生中,需要愛是一件普遍存在的現象,每個人在不同生活階段,皆有施給或接受愛心的經驗,包括家人的愛丶友愛丶情愛等各類愛心的表現,而在基督信仰裡,更有神對人的無條件的愛。比較上,前三種的愛常是人與人之間的有條件的愛,因此,容易受到人的自我因素影響,而無條件的愛是每個人皆期待得到的,這種愛是全心的愛,只有付出,不求回報,而接受者也自然感受愛的溫暖和充實的生命。就人類因原罪的存在而有擴張自我的本性而言,要做到只有付出而不求回報的愛,是相當難以做到的事。即使是被認為較能表現犧牲行為的母愛,仍然無法避免付出母愛,還期待子女有預期改變的私念。更何況全心的愛是不論對象如何改變,仍可以永遠的付出,這對任何個人皆是難以達成的工作。不過,人若有神的愛在心裡,就能學習表現不具私念的愛,如同神愛世人一樣。所以,全心的愛,是神的恩典,其極致就是為了救贖人類而讓其愛子在世間受苦受難,成為贖罪祭,人因而能得到救贖重生的機會。因此,全心的愛是永恆存在,能帶來平安喜樂。從人類需要愛的層面而言,全心的愛是最為博大和深隧,是神創造宇宙萬物的核心源泉。
二丶 永遠朋友
人需要朋友是社會生活的基本要件,朋友是可以分享喜樂丶互助合作和談心共處的生活同伴。所以,在人生任何時間,因個人處境的差別而會認識不同的朋友,也因為個人的處境會一直變化,所以,個人的朋友也會隨時改變。雖然現代媒介的發達,使得相隔遙遠兩地的朋友可以交流,但長久的朋友關係還是要依個人的需要來維持。在個人複雜變化的人生中,要有永遠的朋友是相當困難。因此,在世俗社會裡,永遠朋友常是理想的盼望。而在人與人之間不易存在永遠朋友,不僅是因為個人生活處境需要的改變,最主要的是每個人皆因自我的影響,而難以全心的愛朋友,做到為義不求回報的待人關係。簡言之,永遠朋友的存在,需要朋友之間具有無私的愛,完全的關懷對待。當人仍具有原罪存在時,永遠朋友是難以做到。在基督信仰裡,神差派愛子耶穌來為人受難,成贖罪祭,人因而有永生的盼望。耶穌死而復活,成為人類的救主,祂給宇宙萬物全心的愛,而且無窮無盡的供給。所以,耶穌就是被造物的永遠朋友,衪永遠會關懷人類和萬物。而在耶穌基督的權能釋放中,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就能學習耶穌的愛心,讓聖靈住在裡面,引動無私的愛。而如此的改變,使個人能逐漸改變跟他人的關係,在世上就有更長久親密的朋友。而同是耶穌跟隨者的天路伙伴,應更易於顯現主內兄弟朋友的奉獻關懷。在未來的時間,還可永遠同住新天新地,同享榮光,成為永遠朋友。
三丶和諧家庭
家庭是男女共同組成的生活體,是在愛的約定中所形成,它更能衍生親生後代,而有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係。所以,家庭關係所包含的血緣和生活關係是人類社會生活中較獨特的關係,無法被改變和取代,而個人所具有的家庭關係直接影響性格丶生活習慣和愛心的發展。合諧家庭是被期待的家庭關係,它帶來溫暖丶平安和喜樂,讓在家庭內的家人自由而愉快的相處,而且每個家人皆又能個別經歷不一樣的生命故事。但是,家人的自我慾望擴張仍將是家人衝突的機會源頭,在不同惡念的牽引下,家庭就有不和諧的處境。愛的包容是減少衝突的普遍觀點,而情愛和血緣的愛則是家庭中發展包容的依據,前者是在愛情誓約中成熟的永恆情感,而後者是在血脉連結中建構的親人情感。所以,因為永恆情愛和親人友愛的作用,就能在家庭中產生和諧的關係。不過,永恆情愛和親人友愛的包容是在超越自我利益的限制下,才能無限的發展。否則,因自我作崇的影響,個人所認為的愛心還可能成為壓迫家人合諧關係的來源。  因此,僅靠個人現有的稟賦和努力,是不易擺脫自我利益的糾葛。而只有透過耶穌的愛,才有機會表現無私的家庭合諧關係。當家人能學習到耶穌是完全無私的愛世人,並深刻感受到神對人無價救贖的施給愛心時,包容和關懷才能自然在家人關係中流露出來。和諧家庭是來自神的祝福,是以耶穌的愛心為基礎所展現的愛的家庭。
四丶愛心泉源
人的愛可依親情丶友情丶愛情而呈現,它是人生中一直都需要。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不只需要愛,還想要更長久的愛。在現實生活中,短暫的愛是容易得到,但長久的愛不僅較少獲得,即使有長久的愛,也是要經歷各種犧牲和阻撓,個人要能堅持愛的信念。更何況,很多時候,長久的相處也不表示具有長久的愛,因為愛已變質或消褪。愛無法持久,是因為個人的自我一直是生活的重心,自我隨著生涯和生活處境的變化而有不同調適衝擊,而個人與他人關係的愛也隨之起伏波動。在越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個人更不易與他人長期相處,維持關愛的施受關係,長久的愛已成為難以達成的理想。
不過,沒有長久的愛,個人還是會有失落空虛的遺憾感受,那還是不完整的人生際遇。在基督信仰中,長久的愛需要獲得耶穌所釋放的愛心泉源,它永遠供給無私的愛,讓人領受使用。比較上,世上沒有一個人能無窮盡的施給無私的愛,而只有回到耶穌的信靠,個人才能連結到耶穌的愛心泉源,不論任何時候,讓自己能自然而充分流出愛的關懷。所以,長久的愛是神所給的恩典,是在敬虔信靠神的過程中才有的人生喜樂。實際上,從神對人的關係中,聖經清楚啓示,神已在人類歷史中,長久展現出無比耐心的愛心。因為神在創造人以後,就喜愛人。即使人背棄神的旨意,千古以來,神不離不捨,乃愛世人,想要人仍回到衪溫暖的家,得到祂永恆的愛。因此,神讓其愛子,道成肉身,在世間受苦,傳講天國福音。而耶穌在死而復活後,就給世人展現出永恆的愛的泉源,讓世人能得到長久的愛,而有豐足的人生。耶稣的愛就是世間愛的泉源。
五丶談心知己
談心知己是每個人在人生中最想遇到的。在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皆逐漸發現自己與別人不一樣,因此,在與他人相處時,就需要磨合。在實際生活中,磨合常是一件耗費心神或甚至是痛苦的經驗,若能避免,大家擬可不做嘗試。但是,沒有與他人互動,生活又甚為孤單,這也不是個人想要的。而當某個人與他人可以在互動中相當自然而有共嗚的交談和相處時,那會帶來極大的愉悅心情。談心知己就是能提供這種愉悅心情的生活友伴,所以,談心知己可能是夫妻丶家人丶朋友或可以跟心靈溝通的存在物。一般皆認為兩者有相同興趣丶血緣丶專長能力丶人生經驗丶工作丶生活處境或宗教信仰就較有機會成為談心知己,但談心知己的形成更需要開放包容丶智慧深廣丶無私愛心丶幽默謙遜和優質言談的雙方互動基礎,而這些基礎條件皆需要個人能在成長學習過程中獲得,是相當長久而不易獲得的特質和學習成果。因此,談心知己是不易遇到,也不易長期維持。
在基督信仰中,有相同的永生盼望,信靠真理和敬虔心靈,所以,基督徒之間容易交談相處。當耶穌的愛心能貫穿在信仰生活時,基督徒當在世上做鹽做光丶要謙卑愛人丶誠實正直丶無私施受和勤勉樸實。在這樣的信仰修養上,互動的双方就能處於自由開放丶無拘無束丶愛心包容和誠懇表達的溫暖時光,談心知己就恬然到來。基督徒更隨時在禱告默想中,打開心懷與神交談,可訴說快樂或煩心的生活雜事。而在永遠的每一刻,神皆能成為每個人的談心知己,讓個人不會孤單,有著平安喜樂生活的人生。
六丶關顧環境
人與環境有著相連的依存關係,就物質層面,人和環境皆是被造,有其存在的自然規律。因此,人和環境皆有其存在的完全本質,是造物者認為是好的。人的本質更有造物者所賦給的靈氣,讓人能認識神,能跟神連結溝通,還能認識神所造萬物的奧秘。因此,人被付託來關顧和管理地上的被造物,人關顧環境是一件神聖的愛心工作。不過,從人類歷史經驗來看,人對環境和萬物極度缺乏關懷保護的行為,只有奪取剝削的壓迫事實。人中心主義的觀點成為人苦毒土地環境的立場,讓人完全失去愛心來對待萬物環境。而在人極度破壞環境後,環境本質的規律失調,衍生出世界失序滅絕的危機。                   在基督信仰中,人因為背棄神而有惡念,生命有極限死亡,其在世上被命定勞苦過日。但人已有神的知識,所以,人可以在世上依自我慾望而衍生出新科技,成為人控制環境的利器,大肆取用環境資源來満足有限生命的歡樂需要。
另一方面,人所具有的惡念阻隔人愛環境的想法,環境不是人,就不是人表達愛的對象。環境在人墮落後,已經同時遭遇咒詛,會長出雜草敗物。而在人類社會中,環境更被人類再次凌遲,正面臨瓦解的境遇。當人類不悔改,重新領受神的愛,不可能期望人類恢復好管家的身份,而有愛心來關顧保護環境。所以,只有人類被救贖,環境才能恢復被造時的美好。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人生

                 人生

一片疑問的雲        飄過
曠古世紀被繋上列車
載著無止盡的盼望
送走無心旅客
有一煞那
恩典撕裂進化的肖像
將靈懸掛在良知上
讓飄盪不再是藉口
啊!注目的眼神
你   望過窗外的幻化迷霧
可曾記起
何處是停駐的驛站
有寧靜停泊著
這時
總有悄悄的驚奇
風自原野吹過
搖曳不解的風鈴
奧秘敲著
聲聲催促永生的音調
       

我有永遠的朋友

                故事集(六)
               我有永遠的朋友

阿麗開始上學以後,便認識很多新朋友,她喜歡跟朋友講話,所以,在學校裡她都很快樂。最近,她覺得交朋友是有一點煩惱,因為,她不知道今天那一位朋友會生氣。當在跟朋友講話時,朋友生氣了,就會使她不知道要怎麼辦,有好幾天,阿麗就不想再見到她。在阿麗心裡,有一個想法慢慢浮上來,她想認識一個永遠的朋友,不管阿麗做什麼事或是講什麼話,朋友都不會生氣。她在走廊上先問阿布,小時候一起長大的玩伴。"阿布,你有永遠的朋友嗎?",阿布楞著頭向她儍笑說"有啊!就是妳,阿麗啊!""我永遠會叫妳呆頭鵝"。阿麗一聽,馬上生氣說"你再叫我呆頭鵝,我就不跟你做朋友了"。阿布逗她一下說"好啊!那我們就不要做朋友一個月好了"。阿麗不再跟他講話,轉頭就走了。
她決定明天就不再跟阿布講話。她走到操場時,看到高年級的哥哥阿健正在跑步,就追著他說"健哥哥,你有永遠的朋友嗎?"。阿健停下腳歩,用手擦掉頭上的汗,看著她說"那有什麼永遠的朋友,都是玩一陣子以後,就分開了"。阿麗聽到阿健哥哥的話,心裡有點失望。
放學後,阿麗走在公園裡,看到一對青年男女正坐在椅子上,同時吃一包爆米花,他們看起來非常高興,還手牽著手。阿麗鼓起勇氣,走到他們前面說"大姊姊,妳好,妳有永遠的朋友嗎?",對面的大姊姊聽到阿麗說的話,覺得很有趣,就笑著跟阿麗說"有啊!",阿麗聽到這位大姊姊的回答,就很興奮的說"真的,妳怎麼認識的",大姊姊就指著旁邊的大哥哥說"我們認識很久了,馬上就要結婚,所以,他就是我永遠的朋友"。阿麗看了看大哥哥,不好意思的又問著"那你會對他生氣嗎?",大姊姊又笑著說"會啊!",阿麗懷疑的再問"妳生氣以後,不會離開他嗎?",這時,大哥哥說話了"小妺妹,我們不會離開的,因為我們已經決定要永遠在一起,所以,我們要結婚"。阿麗並不清楚大哥哥講的意思,但她跟他們說再見以後,心裡好像稍微知道結婚就會有永遠的朋友。這時候,她心裡就輕鬆起來,因她想"我都不想跟學校的女生或男生結婚,當然在學校裡我不會有永遠的朋友"。
不過,她走到街上時,她又有一點疑惑起來,她想"如果我沒有結婚,那不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了嗎?。她走過一家養老院,看到春阿姨正陪著幾個老人在院子內曬太陽,她走進院子,悄悄的問著春阿姨"阿姨,妳沒有結婚,是不是就不會有永遠的朋友"。春阿姨覺得阿麗的問話很有趣,就笑著對她說"不會啊!我會有永遠的朋友的,妳看我照顧花婆婆,我喜歡她,她也對我很好,我們在一起很愉快,所以,我們會是永遠的朋友"。阿麗聽到春阿姨的話,就想"不是只有結婚才會有永遠的朋友啦!只要能喜歡的照顧別人,也會有永遠的朋友"。阿麗突然覺得心裡很有希望,因為,她相信以後自己也能做到照顧別人的事。她愉快的離開養老院,繼續往前走。
當她走過敎堂時,就想起甜蜜老師在主日學曽經教唱過的一首歌"耶稣是至好朋友",她突然想去問老師"耶穌是永遠的朋友嗎?"。她決定以後,就轉進去主日學敎室。甜蜜老師剛好在敎室更換佈告欄上的海報,她看到阿麗就召手叫她,阿麗走到老師旁邊,就問她說"老師,你是不是說過耶穌是我們的至好朋友",甜蜜老師笑著說"對啊!",阿麗馬上再問"那他會是我永遠的朋友嗎?",老師更甜甜的說"對啊!"。阿麗聽了老師的話,又急急的回問"可是我又沒跟他結婚,也沒有照顧他,他怎麼會是我永遠的朋友"。這時候,甜蜜老師知道需要跟阿麗講清楚。就叫阿麗坐在椅子上,她也坐下來說"永遠的朋友是一直能愛朋友的人,不管朋友是怎樣,他還是永遠關心幫助朋友。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有時候會生氣,甚至會討厭別人,所以,不容易成為别人的永遠朋友"。甜蜜老師說到這裡,眼睛微微一閉,再張開眼,很溫柔的說"耶穌就不一樣了,他沒有脾氣,不管別人對他怎樣,他都不會生氣,會原諒別人,繼續愛所有的人,任何時候他都會照顧和幫助需要的人","所以,耶穌一定會是我們的永遠朋友"。甜蜜老師摸著阿麗的頭說"阿麗,妳要多學學耶穌愛人的事情,有一天,妳就可以成為别人的永遠朋友,也能找到妳喜歡的永遠朋友"。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福音金句

          褔音金句

1丶你在世上需要認識永恆生命,才能完全明瞭人生的意義。
   要了解永恆生命,則需先認識耶穌。
2丶你在工作上要跟隨頂尖領導者丶你在人生上更要跟隨全能的耶穌基督。
3丶你愛自己孩子,除了盼望他們有現世的成就能力,更應盼望他們有永恆生
   命的恩賜能力。讓孩子認識耶穌,他就能獲得恩賜能力的成長。
4丶你想要現世的有限財富,但更需要的是得到上帝所給的無限財寶。
5丶當你柔弱無助時,最好的依靠就是耶穌。
6丶只有耶穌才能去除你心中的恨和苦毒。
7丶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耶穌皆會全心愛你。
8丶當你孤單而絕望時,何不尋找耶穌,他永遠是你的朋友。
9丶耶穌是愛心的最大來源,親近衪,你的愛心永不枯竭。
10丶你想要洗清心裡的惡習和不潔淨嗎?耶穌能幫你。
11丶與偉大的創造者上帝同工,不是一件最令人興奮的事嗎?
12丶耶穌能給你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你不需要認識衪嗎?
13丶在耶穌的愛裡,平安喜樂源源不絕。
14丶在永恆生命的盼望中,所有世上的壓力煩惱皆是過往雲煙,將會消去。
15丶你的人生是很特別的,因為你能認識耶穌。
16丶認識耶穌,就能灑脫面對老病死的無奈。
17丶不論人生的什麼時候,能認識耶穌就是最大的幸福盼望。
18丶你需要談心的朋友嗎?耶穌永遠在等你。
19丶在人生以後,你盼望與耶穌基督永遠同在嗎?
20丶你想得到真正無牽掛的自由嗎?認識耶穌吧!
21丶你追求的完美人生中,不需要永生嗎?
22丶耶穌就是生命的活水,信耶穌,得永生。
23丶耶穌的愛心是和諧家庭的泉源。
24丶耶穌能改變一切,跟隨衪是最好的選擇。
25丶耶穌來到世間,使人悔改,得到新生命。
26丶你的人生需要真實而有力量的信仰嗎?認識耶穌吧!
27丶耶穌能幫助你走過人生的苦難逆境。
28丶人類被上帝託付來關顧萬物,有責任守䕶生態環境。
29丶跟隨耶穌,你將有超出想像的恩典人生。
30丶耶穌是人類和萬物的救主,相信的,便得救恩。


金句的依據需要和情境
一丶永生篇
人生意義(1)                
永恆生命(19)
特別生命(15)
永生盼望(21)(22)
悔改新生(25)
真實信仰(26)
信實救恩(30)
二丶愛心篇
全心的愛(7)
永遠朋友(8)
和諧家庭(23)
愛心泉源(9)
談心知己(18)
關顧環境(28)
三丶喜樂篇
財富榮華(4)
幸福滿足(12)
平安喜樂(13)
寛心自由(20)
奇異恩典(29)
四丶恩賜篇
忠心跟隨(2)
恩賜能力(3)
偉大同工(11)
全能改變(24)
年齢機會(17)
五丶苦難篇
恨與苦毒(6)
惡習惰性(10)
老殘病死(16)
苦難逆境(27)
柔弱無助(5)                 壓力煩惱(14)
 

綠野丶鄕村夕陽

           第一首     綠野
在南方的家園
綠色的草地上    掛著溫暖的陽光
樹搖動著     風便徐徐而來
這裡有童年的回憶
時時在夢中喚醒
這裡有上帝的慈愛
安慰寂寞的心靈
歸去吧!  我的思念
歸回那綠野之鄉

在疲倦的旅途上
走過他鄕的原野   風吹過髪際
花草映在眼前
在那時刻   悲傷便如霧般奔來
心中一片茫然
想念啊!   記憶中的綠野
何時能走在家鄕的路
再次聽到你的歌唱
聽到你微聲的呼喚

            第二首  鄉村夕陽
鄕村小路上   鋪著午後金黃陽光
小鳥寂靜    花兒也睡著了
大地寂寞的看著天際
正準備向今日道別
在遠處
風也悄悄的離開
跟隨逺行的人
默默擦去他的淚痕

鄉村小路上   搖動著金黃的向日葵
花草沈默     蟲兒也回家了
雲輕輕的飄在天上
向夕陽吹奏黃昏之歌
寂靜中
返鄉的心湧出思念
流過旅人的夢境
細細的印在銀髪臉頰上

           














你愛我有多少

              故事集(五)
             你愛我有多少

今天,阿麗上算術課時,蜜糖老師正在敎減法,她手上拿著10隻筆,然後,給阿布2隻,阿平1隻。就走回講台問大家"現在,我手上還有多少?"。阿麗趕快用以前學的方法,張開兩隻手,在十個手指頭上,先按下二個手指,然後,再按下一個。她算一下,趕快舉手要回答。可是已有同學搶先説"老師,還有7"。阿麗有點懊惱的時候,老師已在黑板上寫著10減2等於8,8減1等於7的算術做法,然後敎大家如何做減法的習題。快下課的時候,她大聲說"今天敎的減法,回家的時候,你們可以練習一下,當你要知道還有多少的時候,就是要用減法了"。阿麗對今天的算術課雖然還有一點不清楚,但她記得"還有多少"這句話。
回家以後,她看著媽媽正在縫妹妹的衣服,就問著說"媽媽,你愛我嗎?",媽媽聽到她突然問這句話,就愣一下,笑著說"當然愛妳啊!"。阿麗又急著問"那你也愛爸爸,也愛妹妹嗎?",媽媽不知阿麗為什麼要問這句話,但她還是笑著說"愛啊!我都愛他們"。阿麗就開始板起手指,算一下,就再問"那你愛我的,還有多少?",媽媽聽到阿麗的問題,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就跟她揮揮手說"沒有減少啊!我還是完全愛妳啊!"。阿麗覺得媽媽的回答跟蜜糖老師教的不大一樣。
阿麗有著一團疑問,就想去問其他人,她走到涼伯伯的樂器行,看到他正坐在屋前吹喇叭,滿臉鼓漲通紅。涼伯伯看到她,就大聲說"阿麗,上學快樂嗎?",阿麗對著他苦笑說"還好啦!"。她靠近著問"涼伯伯,你愛什麼?",涼伯伯馬上說"我愛我的孩子,我的樂器,還有跟我學吹喇叭的學生"。阿麗就問他"哪!你愛我嗎?",涼伯伯好奇的回答說"愛啊!妳很可愛,很乖啊!"。阿麗馬上急著又問"那你愛孩子,也愛喇叭,還有愛學生","這樣,你愛我的,還有多少呢?"。涼伯伯想不到她會問這樣的問題,他搔搔頭,遲疑一下,就笑著說"不會啦!我愛你不會更少的"。阿麗覺得涼伯伯的話並沒有解開她心中的困擾。她有點失望的走了。
阿麗走過順叔叔的麫包店,看見順媽媽正在擺著蛋糕,她見到阿麗就向她招手說"阿麗!來吃一塊巧克力"。巧克力是阿麗最喜歡的東西,她便走進店裡。她一面吃巧克力,一面問著"順媽媽,妳愛我嗎?",順媽媽瞇著眼,笑著說"當然愛妳啊!妳跟我家的小萍是好朋友,我看妳從小長大,就跟自己的女兒一樣。阿麗接著問"那妳也愛順叔叔丶小萍,還有其他客人嗎?",順媽媽很高興的説"是啊!我都愛他們,非常的愛他們",她邊說邊手舞腳蹈。阿麗就苦笑著說"那這樣,順媽媽,妳愛我的,還有多少?"。順媽媽聽到阿麗的話,就停下來說"一樣啊!我愛妳跟愛他們都一樣啊!"她突然反問阿麗說"阿麗,妳覺得順媽媽愛妳比較少嗎?"。阿麗也不知道怎樣回答順媽媽的發問,急忙跟她說"沒有啦!",就離開麫包店了。
阿麗在回家路上,仍是弄不清楚愛的減法問題,她突然想到主日學甜蜜老師常常提到要愛家人丶鄰居和朋友的事情,所以,問她,應該會有比較清楚的回答。她走回主日學敎室,看到甜蜜老師正在黑板寫耶穌愛人的字。她進到敎室,就直接問老師"甜蜜老師,耶穌愛我嗎?",甜蜜老師看著阿麗愁眉的樣子,就說"當然,耶穌愛你啊!阿麗,有什麼事嗎?妳好像不快樂"。阿麗低聲的說"沒有啦!",但又急著問"那耶穌也愛阿布丶阿勇丶還有其他小朋友嗎?",甜蜜老師笑著說"耶穌愛所有小朋友,也愛世界所有的人"。這時,阿麗突然大聲說"耶穌愛那麼多人,他的愛分給那麽多人,那衪愛我的,還有多少呢?",阿麗怕甜蜜老師又不淸楚她講的意思,就急忙再說"我的算術老師教減法,說東西若分給別人,就會一直減少,不是嗎?"。她把問媽媽丶涼伯和順媽媽的事都告訴甜蜜老師,所以,甜蜜老師已經知道阿麗的困擾了。她就輕輕說"阿麗,愛跟世上很多東西不一樣,它會像泉水一樣從人的心中繼續跑出來,所以,可以一直分給很多人,不像糖果,會愈分愈少。你知道嗎?耶穌的愛就比我們人類的愛更廣大,更是取之不盡,所以,耶穌可以完全的愛世界的所有人,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一樣多的愛。這樣,妳知道了嗎?妳在算術課所學的減法,就不適合來算愛還有多少了。
阿麗聽了甜蜜老師的話後,知道世界上有些東西是不能用減法來算的。這時,她突然輕鬆起來,因為,最近媽媽一直在照顧妹妹,她正在覺得媽媽是不是愛妺妺比較多,但是現在,甜蜜老師的話深深打動她的疑問,她知道媽媽會永遠且完全的愛她。

農業鄕村的解放與重生

             農業鄕村的解放與重生
                 

壹丶導言

   農業是人類在土地上,使用勞力操作而獲取糧食的生產活動,而鄕村則是從事農業活動相關人類所聚居的生活空間,所以,農業與鄕村是同時並存的現象,農業鄕村的概念應可用來指涉此並存整合的敍述。但在過去農業鄕村的演變中,農業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下,可能出現不使用土地和人類勞力的糧食生產活動。而就名詞釋意的解釋範圍上,這類可以座落在仼何空間而使用非人動力的糧食生產活動是否仍可被稱為農業,已有學術上的論辯。另一方面,當這類生產活動不一定需要土地或與特定土地不具有相連關係時,其所座落的空間是否仍被稱為鄉村,也曾被疑問討論。所以,農業鄕村的名詞應用,正處於多元爭議的狀況。本文的論述基調是以"人類在特定土地上,應用勞力生產糧食的耕作活動"來認定農業,而以"從事農業的人群聚居生活空間"稱為鄉村。延續此概念基礎,就可敍述農業鄕村是同時可看到農業和鄕村的整合現象。
    在人類歷史演變中,農業鄉村的現象也一直變化,它所內含的現象可看出農業鄕村的被改變,是源於人和萬物環境的生命作為。因此,農業鄉村也處於人類墮落和土地被咒詛後的救贖行程,農業鄕村如同宇宙其他萬物也正在尋求解放和重生的盼望。本文即試圖以歷史經驗來敍述農業鄕村的處境轉折,並描述上帝的律法和道帶領農業鄕村獲得重生的想像。臺灣農業鄉村發展經驗是主要的論述文本,但在不同的論述主題上,也參考其他地區較具一般性的經驗法則,以加重主題現象的啓示意義。聖經上所敍述的上帝啓示,則是説明農業鄕村從被造、墮落丶解放到重生的進程依據。

貮丶農業鄉村的被造
一丶上帝初創的農業
 1丶上帝所造是好的
 上帝創造天地以後,第三日就説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
 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 神看著是好的(創世紀
 1:11)。所以,青草丶菜蔬和果樹皆是上帝創造,各有其獨特的品性,都由 土地長出,且在被造時已是完整,是好的。此敍述啓示農業的綠色資源是完美無缺,而農業是在完全的基礎上而存在,不需任何修正。所以,農業是個透明
 開放的存在,它依上帝的旨意,自然發展,與萬物互相效力。
2丶 依上帝旨意供給食物
上帝造男造女以後便説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他們作食物(創世紀1:29)。所以,上帝以被造的農業來供應食物,使萬物得於永存永在。農業則依上帝創造的律法而生生不息,永續產出可食的菜蔬丶果實和青草。
3丶人類受託管理農業
上帝造人類以後,要他們治理土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紀1:8)。所以,人類是被付託來看顧農業內的土地丶植物和動物。而人類可取用菜蔬和樹上的果子來做食物,與萬物共享農業。
二丶上帝初創的鄉村
1丶鄉村存在伊甸園內
上帝在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使他修理看守。在園內有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中還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及河流。伊甸園的農業是自生自長,自給自足,而人類與萬物是互助照顧,永存永在。
2丶創造有男女配偶的家庭
上帝造女人,成為男人的配偶,使他們不致孤獨。二人結為一體,共同生活。因此,伊甸園的鄉村有合一的家庭。

參丶農業鄉村的墮落
一丶墮落的農業
1丶人心有罪的農業
人類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以後,認識善也認識惡。另一方面,人在違背上帝旨意後,受罰而被逐出伊甸園。而在被咒詛的土地上,農業成為人類求生存和自我追求的利用資源。人類從受上帝所託看顧農業而轉變成為使用農業或甚至於壓榨農業。農業隨著人類知識和慾望的擴張而被扭曲改造,成為服侍人類的奴僕產業,不被尊重。此情況造成土地被破壞,綠色資源被移植或強迫改變自然本性,而上帝最初所造的美好律法也逐漸被基因科技所改變。因此,人類墮落後,農業和土地皆因人心有罪而受苦,在人類文明進化中,農業的處境是逐漸惡化。過去的歷史經驗顯示,農業的惡化是依著層層的壓迫而產生。首先的壓迫情況是農業耕作者極盡可能的開闢耕地,以獲得個人資産並控制土地和水源。而在開闢過程中,森林被去除,保護地消失,生物棲息地被破壞,長久累積的開發已開始影響地球生態健康。接續層次則是地主使用租借方式來搾取佃農的實際所得,或是以低薪雇用勞工而要求工作過量。而在人造農藥和肥料被大量使用以後,土地遭受侵蝕,品質劣化,綠色環境也被汚染濫用和破壞。
農産品被大量生產並銷售到外地巿場以後,市場經銷者成為另一層剝削生產者利益的壓迫團體,在追求經營利益最大化的私心作祟下,企業經營者缺乏利益均享的價值觀,因此,市場利益皆為商人所壟斷,農民僅得到糊口的收益。在資本主義擴張的全球經濟發展中,貧窮的農業國家更被迫成為服務富國豐盈生活的特用作物生產區域,而相對的,其國內糧食生產不足,民眾面臨飢餓和營養缺乏的生存困境。所以,在人心有罪的影響下,歷史經驗中的農業,雖是提供食物,使人類繼續存活的依靠,可是其內部結構卻是由層層的壓迫所組成。從人類對土地丶人對人的施壓關係看到人類惡念所產生的不公平爭競丶農業問題叢生及綠色環境破壞等社會困境。而隨著人類歷史的演變,千古以來,農業的苦難一直存在於未解放的地上世界。
2丶勞苦的農業
人類犯罪被逐後,除了土地受咒詛會長出荊棘和蒺藜以外,上帝也説人要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到歸了土。所以,地上的農業是勞苦的,人類需要辛苦勞力耕作,才能獲得生活所需的食物。而農業的勞苦是起於人類要耕種自出之土,但土地已長出敗草雜物,要清除才能種植菜蔬,供給食用。另一方面,農業的勞苦是來自需要以四肢和身體直接接觸土地,並順服天候環境的律則而操作,無法投機取巧。農業要配合生物被造的稟賦和成長律法,辛勤而依序的照顧,才能獲得較好的生產成品。由於生物的成長是與外界生態環境相配合,所以,維護生物的有利生態條件,也成為農業操作的相關活動。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是更需要費心費力的照顧,而使用更多勞力就成為農業的必要條件。在長期農業歷史經驗,家庭勞力是主要的農業人力來源,家庭每一成員皆需要參與農事工作。所以,在農業活動中,家人是同甘共苦,同時體驗上帝所造的萬物運行律法,並學習順服自然的節奏及敬天惜物的意義。勞苦的農業讓農民能認識世上的生活,沒有不勞而獲,也能在勞苦中反省生命苦難的解放和改變盼望。
3丶風險的農業
人類墮落後,土地被咒詛,地上的環境也有異常的災難,所以,農業是處在環境變化的風險中,不只農民生命面臨威脅,農作物也易受損害。在人類繼續作惡的影響下,不只天候地質異常失調,動物昆蟲也成危害作物的來源。農民耕作是倍感辛苦和複雜,常有損害而減少收成,甚至於糧欠而危及人類的生存。
農業的風險是常超出農民所能控制,它使依靠土地的農業成為不穏定而易受環境影響的勞動工作。農業隨著農產品進入人類市場交易過程而衍生更多風險,
在商人利益獨占丶市場制度不公平丶交易價格不穏定及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農民從市場交易所能得到的報酬難以掌握,農業的市場風險也隨著人心的變惡而擴大,使農業的風險從生產面一直擴大到行銷和市場交易。

二丶墮落的鄉村
1丶封建束縛的鄉村
人類依農業而生活以後,農民及親族家人聚居的地方即形成農村,農村即依村民的生活圈而認定其範圍。在農業社會裡,受父權和差序格局的影響,逐漸形成君臣有別,長幼有序及各種階級的劃分。因此,在不同的社會類屬之間存在著命令丶管制丶規定丶約束及強權壓制等束縛。這些束縛維持著鄉村的保守穏定,但也因罪的影響而存在著上對下的榨取丶不公的處置丶無理的制度及缺乏個人的自由選擇機會。所以,封建的鄉村是封閉性的,由具有權威的統治者或管理領導者來制定規則,約束個人意志。整體鄉村的作為常在配合上層階級的需求,一般鄕民是僅求溫飽,宿命保守。而人與人之間是尊卑對待,唯命是從,矛盾和衝突常存於其間。
2丶貧乏窮困的鄉村
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鄉村一直是資源輸出的地方,除了提供糧食以外,也是榨取勞動人力的來源。過去的統治階層丶富商仕伸和有閒階級皆住在鄉村以外,其生活所需包括食物丶勞僕人力及各種服務,極大部份皆取自鄉村,這種情況仍沿續存在於各世代,在工商業和都市社會裡仍是一樣。由於環境的限制和壓迫階級的榨取,所以,鄉村常處在貧窮和匱乏的情形,鄉村民衆(農民為主)則是社會上地位較低的階層。鄕村是一直存在著農業收成不穩定,年輕人力流失,資源被奪取,不平等的經濟交易。對於多數鄉村民衆而言,是常處在劣勢的權力和利益分配關係中。因此,鄉村的貧乏窮困不是來自鄉村民衆的不勤勞,大部分是環境風險丶制度不公和階級的壓迫榨取等情況所促成。
3丶知能傳統的鄉村
鄉村民衆的知能,大多數來自歷代經驗傳承,其變異不大。過去,中上階層的子弟較有機會獲得新知和敎育,因此,農民和農家子弟僅具傳統知識和經驗。而在敎育普及和都市人口大幅增加以後,知識創新也常來自非鄉村地區,所以,鄉村民衆的知能偏向依靠非鄉村地區的供給,其造成鄉村民衆的知能一直是落後於都市民衆。都市文化為核心的現代社會,造成都市-鄉村之間的單向知識流動,鄉村民衆缺乏自我創新,是背動的知識接受者。此情形在年青人力不斷外移的影響下,鄉村民衆老化,更呈現知能傳統的現象。知能傳統的鄉村常被認為是落後地區,較不受注意和關心。
4丶衰弱退化的鄉村
在人類歷史經驗中,鄉村所具有的完整禀賦是逐漸在減弱,隨著人類的開發,山林改變為果園菜蔬,平地田園多重使用,更加上人造農藥和肥料的濫用,造成生態破壞,土地劣化流失。除了鄉村土地的退化以外,鄉村民衆的健康狀況,雖在衛生條件上有改善而減低死亡率,但有毒環境的存在,人造食品的普遍使用,健康知能不足及醫療資源偏低等狀況的存在,仍造成鄕村民衆的身心衰弱。而在過度依賴醫療系統的診治心態中,鄕村降低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也因為不正確健康資訊的泛濫,增加維持身心健康的風險。所以,從土地和鄕村民衆的健康情況,是仍呈現衰弱鄕村的現象。
5丶關係淡化的鄉村
過去鄉村的發展大都是親族聚居,以農為生,因此,鄉村內具有緊密的血緣或初級關係。此類關係能維持鄉村社會的穩定性,它有社會照顧丶救助丶合作丶互相支持及促進公共服務的功能。但在都市文化和資本主義的影響下,鄕村民衆逐漸依據交易契約關係來互動,在自我利益考量中,鄉村的初級親蜜關係薄弱。此情形造成鄉村內部社會支持網絡的失能,鄉村民衆需要依靠外部社會資源的協助或補助,使鄉村社會呈現不安定,鄉民失去生活安全感的威脅困境。

肆丶農業鄉村的解放
在農業鄉村的發展經驗中,因人的和土地被咒詛,農業鄉村一直呈現土地環境劣化丶人心貪欲丶勞苦丶風險丶封建束縳丶貧乏窮困丶知能傳統和關係淡化等退化問題。在現代都市和科技的浸蝕下,農業鄉村的退化更面臨質變和消失的危機。農業鄉村的消失將直接影響生態環境的惡化和瓦解,也説明人類正走向全面滅亡的跡象。依聖經的啓示, 神在歷代皆選派先知來告誡世人不要作惡,要悔改而順服上帝的律法,同時,先知也預言人類獲得罪的釋放和萬物重生的盼望。在農業鄉村發展經驗中,也有先知和教師的出現,告知世人,上帝創造農業鄉村的美好本質,提出農業鄉村的解放途徑。在人類原罪仍泛濫存在的歷史經驗中,這些農業鄉村先知和教師的言論作為,雖仍是微小光茫,但也顯示上帝愛人也愛萬物和土地。由於人類是受上帝所託來照顧管理萬物和土地,因此,農業鄉村也需要人類的重生才能得到普遍的解放。不過,過去的發展經驗中,已有一些先知的敍述和引導,說明農業鄉村已有解放的啓始現象。
一丶解放的農業
1丶友善環境的農業
友善環境的農業是重新改變農業作為,不破壞環境土地的生態丶健康和維持生物多樣發展的被造和諧美好。在這樣的解放過程中,農業不再受人造物的汚染和綑綁,僅依上帝所造的萬物運行律法來耕作。因此,農業要依不同地理環境和季節來適地適種合宜的作物,利用在地各類資源資材,依生態農業方法操作。所以,友善環境的農業是在環境倫理的啓示下,人類開始友善面對環境土地和各類萬物,將它們視為共存共榮的生命伙伴,有相同的未來盼望。友善環境的農業是農業解放的啓始,它讓農業開始回歸上帝所創的美好,是人類反省自我罪惡,走向重生的正向途徑。永續農業的開展可呈現此現象。
2丶互助合作的農業
互助合作的農業是重新建立農業的良好社會支持關係,可由家庭農場丶合作農場或社區支持型農業來呈現。在生產過程中,家人互助是最被注重,在家庭農場中,家人不僅可提供有效的勞力,減低工工資高漲的勞動成本。而在農場工作中,家人團聚相處,使家人維持密切互動關係。另外,在鄉村中,透過各類互助合作組織,使生產者相聚形成支持關係,而有資源共用丶互相學習丶產品整合丶風險分擔和急難救助的作用。這樣的合作關係可延伸在任何農業產銷過程,使鄉村民衆能自由選擇而參與互相支持的團體活動,使農業呈現分享利益及互相尊重的產業。一般農業消費者亦能參與農業活動,成為農業的支持者,
他與生產者是發展美好農業的合作伙伴,以合宜的金額來協助維持小農或家庭農場的經營。
3丶公平交易的農業
公平交易的農業是建立所有農業參與者的利益公平分配,沒有偏頗的剝削行為。在互相尊重和誠實的交易或互動中,農業是利益共享。此類農業強調各類資訊的透明,在合理且準確的參與評估中,進行各類友善的農業產銷行為。照顧小農丶弱勢族群或地區的農業生產也是此類農業的顯著訴求,因此,公平交易的農業亦同時關照農村的不平等發展和待遇,協助農村獲得應有的生活福祉和生命尊嚴。公平交易貿易的實施已在呈現此現象。
4丶清新休閒的農業
清新休閒的農業是重新認定農業的美好,除了生產糧食以外,農業所內含的綠色資源,具有清新亮麗且悦人耳目的色彩,是人類休閒的合適場所。清新休閒的農業是自然呈現其原始被造禀賦,不需人造裝飾,其對人類心靈的解放和轉化具有影響作用。所以,常面臨壓力的現代社會民眾,在清新休閒的農業中,可獲得單純的自然放鬆,而創新的休閒農業也成為農業的新形態,使人類能重新體驗上帝創造自然的美好本質。
5丶循環有序的農業
循環有序的農業是建立在自然運行律法和萬物互相效力的農業操作,因此,其生產過程是有序而不違反各類生物的被造法則,在萬物皆能互助的美好情況下,農業生產所得到的成果即是最配適的組合產出。循環有序的農業是融合於上帝初始所造的宇宙萬物世界,不妄為破壞。人類在此農業內,除了依上帝的應許,取得可供食物的菜蔬以外,便是要關顧農業內的各種被造物,使它們得到愛心,並有回復完全本質的盼望。目前被操作的生態農業或循環農業皆有顯現此現象。
6丶和諧分享的農業
和諧分享的農業是在建立所有農業的利益關係人皆能和諧的參與丶了解丶互相尊重和分享上帝所應許的農業産出,而有不貪求丶不奢侈丶不浪費丶各取所需丶分擔責任丶合適付出丶互相了解和尊重的特點。在和諧分享的農業內,不再強調投資效益最大化,社會企業經營是主要表現方式,所有農業利益關係人皆出資支持農業的社會企業,參與社會企業的運作,使農業真實成為永續社會的支持產業,以照顧社會民眾的生活福祉和促成萬物的解放和重生盼望。
二丶解放的鄉村
1丶溫暖關顧的鄉村
溫暖關顧的鄉村是呈現老人能在地安身立命,青少年能適身成長的鄉村。因此,鄉村在地人力丶綠色資源和奉獻服務體系能完全被應用,來支持老人和青少年的生活需要和生命品質的發展。目前在鄉村中進行的老人服務支持系統和幼兒照顧工作是呈現溫暖關顧鄕村的具體現象。解放後的農業能影響更多非鄕村民衆來關懷支持鄉村的溫暖照顧需要,而鄉村的綠色資源則重新被建造來施放療癒和安寧的氛圍,讓鄉村内部再衍生關愛的社會環境。
2丶溫柔寛容的鄉村
溫柔寛容的鄉村是鄉村民衆之間具有平順包容的心丶友善的對待關係和樸實的生活態度。認同解放農業的鄉村新住民(含移入者)將是建立溫柔寛容鄉村的主要促進者,他們將愛心重新注入鄕村,使鄉村逐漸從桎梏中被解放,而溫柔寛容則是被建構的新關係。在此關係中,沒有壓迫和刻薄,僅有誠懇真摯及憐恤體貼。不論對人或對物,鄉村是容納各種差異但和諧相處的永續生活空間。
3丶創新開放的鄉村
創新開放的鄉村是呈現資訊透明流動丶創意激勵和平等對話的空間,因此,不論仼何年齢丶職業及性別等皆在鄉村能自我導向學習,知識流動是自由而充足,而反省討論是創新開放的先決條件。所以,鄉村民衆需具有自我評估和認識環境變化的能力,並在有效的諮詢協助下而了解個人丶家庭和農場的真實需要,學習新知能而解決問題。從認識上帝的律法中去了解農業的完全,而由耶穌的道中學習愛心,如此,鄉村民衆能逐漸改變被罪束縛的生活行為,從新呈現鄉村生活的美好。因此,當基督福音能深入鄉村人心,鄉村是能被釋放而成為創新開放的地區。
4丶永續自然的鄉村
永續自然的鄉村是呈現自給自足丶循環使用丶在地資源流通丶自然經驗學習和活力生活的現象。在有效草根知識網絡的支持下,鄉村生活能自我啓動和發展,不直接受到都市生活文化的侵襲。因此,鄉村是在自然環境中,依被造物的美好本質而逐漸改造,而依不同地區的被造差異,形成不同生活形式和品味。此鄉村的獨特性是真實的本質表現,能促動鄉村歸回永續的完全美好。
伍丶農業鄉村的重生
農業鄉村的重生是仍未到的期待景像,當農業鄉村的解放開始進行,鄉村民衆將有反省的心,了解人類的私利作祟,影響農業鄉村的困苦失落。而在人類了解並接受上帝的律法和耶穌的道以後,農業鄉村才能重生於新天新地。所以,上帝的律法和道是農業鄉村存在的唯一源頭,而在歷代中,上帝也召喚先知來啓示農業鄉村的律法與道。在終極的時候,重生的農業鄉村是在新天新地內,有生命水之河流著,河邊有生命樹,每月皆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仍為醫治萬民(啓示錄:22-1,2)。豺狼必與羊羔同食,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以賽亞書:65-25)。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丶哭號丶疼痛。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農業鄕村的律法與道

              農業鄉村的律法與道

  農業鄉村的敍述將農業視為鄉村存在的基本要素,所以,没有農業的鄉村是不完全的概念,其不具有詮釋的意義。而農業的敘述是以綠色資源和土地為農業存在的基本要素,所以,沒有綠色資源和土地的農業是不完全的概念,其也不具有詮釋的意義。這樣的論述是在確定農業和鄉村存在的本質,不論人類如何變化其產業結構,農業鄉村是有其被造的美好本質。它在顯示上帝的計劃,是超出人造世界的演化,不受人造意志的影響。所以,綠色資源和人類被造時,皆是好的。而由綠色資源和人類整合發展的農業和鄉村,也是好的。不過,人類在墮落以後,因原罪而讓自私自利橫行在社會生活中,使農業和鄉村的美好本質逐漸被淹沒,人類以自身的利益來發展農業和鄉村。結果是,農業和鄕村成為人造産物,完全以人造技術來建構農業和鄉村,最後,則產生農業成為工業的複製產業,而鄉村成為都市的未開發地區。
     目前現代化的反身性影響,已引動一波對農業和鄉村再造的新思維,在永續發展的主張中,形塑在地農業和鄉村成為新的訴求行動。從各地區目前所發展的在地農業和鄉村,可以看到農業和鄉村的美好本質逐漸被提出。不論從永續農業或綠色社區的做法,農業和鄉村美好本質皆被認為是人類永續生活的需要。所以,從生產面或生活面皆直接反應對這些美好本質的徧愛,甚至於這些美好本質被認為是較高層次的品質,反應在市場的交易價格上,有機農業或生態旅遊即是目前大家較熟悉的例子。農業和鄕村的美好本質是具永續性,因為它來自上帝起初創造的完全,也即是內含著上帝的律法和道。律法指涉著所有被造物的完全是有次序和自然律則,它展現在被造過程和完成後的美好组合結果。當被造物呈現不完全性時,常起因於背棄上帝的律法而產生的失序錯亂作為。道則是由耶穌所散發,祂展現的完全愛心,使被造世界藴含著和平和友善的情愫,成為令人難忘的情感關係。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羅馬書10:4)。早期摩西説,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著。而新約中保羅則更強調惟有出於信心的義,而這義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因此,義以律法而展始,最終是由道完成,而憑行為求義是不如憑信心求義。
    農業鄉村的律法即有上帝所認為是正的本質,其包含公正丶誠實丶信任丶和平丶互助丶分享丶尊重丶永續丶有序丶友善丶奧妙丶清新的律則。真實的農業鄉村即能充分顯示這些上帝喜悅的特質。而農業鄕村的道即有耶穌愛的本質,此愛散發著真摯丶溫柔丶仁慈、憐恤丶寛容丶體貼丶關顧的情感。所以,農業鄉村的律法和道即在顯明上帝所造的美好,它無法被改變。而當罪被洗清時,這些美好便會再成為光,而使農業鄉村具有大的吸引力,讓人類從農業鄉村中認識上帝的存在與大能。而在上帝盼望人類獲得救贖的歷程中,農業鄉村的律法和道仍將顯示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世界,成為美好未來的見證。

一丶農業鄉村的律法與實踐

1、 農業鄉村的公正
農業鄉村是上帝造來照顧各類生物,因此,每種生物皆能公平的在農業鄕村中得到滿足生存機會。所以,農業鄉村是開放和公共取向,它不應由少數生物獨占,而讓其他生物失去生存權利。農業鄉村中所顯示的生物多樣性即是其展現公正的具體現象。農業鄉村不僅公正的提供每類生物的生存需要,而且是公正的對待每一類生物的獨特成長品性,合適的提供不同生命元素和環境,讓各類生物能表現出上帝造牠的秉賦和恩賜。因此,在農業鄉村中,每類生物皆能各取所需或互相整合而有充滿看顧所有被造物的愛心。
2、 農業鄉村的誠實
農業鄉村的基本要素是綠色資源,它是由上帝所造的自然產物,所以,依上帝的自然律則,它有最合適的生長條件和過程。因此,農業鄉村的物丶人丶自然環境皆是單純的存在和運作,不具取巧虛偽,實實在在的取得和使用。誠實是普遍存於農業鄉村的生産、生活和生態,它不需要被刻意操作和修練,而是農業鄉村被造時,已被放入的美好本質。處在真實的農業鄉村中,就會發現誠實的自然存在,且從人丶事、物內感受到。在農業鄉村中,所有生命皆依其原有本性和被造律則而發展傳承,真實的呈現其面貌丶形狀丶特質丶內涵和成長衰退。所以,農業鄉村能讓人體驗到"真"的感覺,應是來自於其有誠實稟賦的內在要素。
   3丶農業鄕村的信任
      農業鄉村因有誠實本質的存在,所以,其關係中則自然衍生出信任感。
      農業鄉村的信任關係不必成文規定,而是可以用任何方式來表現,因此
      ,信任是隨時隨地可發生。不論是物與物丶人與物或人與人的信任,皆
      促成農業鄉村的友善互動,而使農業鄕村容易形成生活共同體。所以,
      過去的農業鄉村曾是族群的生活圈,血緣關係更容易建立信任感,信任
      已自然存於社會風俗,不必特別規定和遵守。農業活動是依自然順序而
      操作,農業生產者已信任季節的更迭和綠色資源的生長特性,所以,按
      時進行生產過程已成律則,而收獲成果也可預期,而農業鄕村因信任而
      有安定的生活形式。
   4丶農業鄉村的和平
      農業鄉村的主要生產活動是以綠色資源為要素,在適地適種和順天應人
       的情況下來進行,因此,和平相處成為農業鄉村的主要氛圍。農業鄕村
       有儘守本分和自給自足的傳承經驗,使農業生產者和生活者不擅於算計
       交易價值,因此,就較不顯現競爭奪取的衝突現象。和平是農業鄉村的
       自明基調,它來自綠色資源的和諧本質和鄉村居民的平實溫和生活態度
       。
    5丶農業鄉村的互助
       農業鄉村的生產和生活需配合自然環境的運行改變,在不同的季節時期
       要使用多類的勞動和資源,因此,互助成為必要的社會支持。不論在農
       作丶家庭照䕶丶生活用品、社區生態和急難救助皆能在互助中而維持鄉
       村的永續發展。農業鄉村的互助是自然發展的社會公共行動,它的存在
       是基於農業鄉村的和平和信任的基礎,是萬事互相效力的經驗見證。它
       不需法條規定而促成,是被造時所賦予的本質。
    6丶農業鄉村的分享
       農業鄉村的產出是被造的奧妙成果,是上帝為看顧被造物的具體作為
       ,此成果是全部被造物所公平分享。所以,此產出不應被獨佔和浪費,
       人類取用所應得部分以後,則其他生物或環境可取得其他產出成果。空
       中飛鳥雖不種植,但可分食而受到照顧,土中萬物亦能由各種衍生產出
       而獲得生養。因此,農業鄉村的產出在循環取用下而有合適的分享,所
       有被造物皆能被農業鄕村所照顧,分享是農業鄕村的禀賦特性。
    7丶農業鄉村的尊重
       農業鄉村的被造物皆是上帝所創造的美好安排,因此,所有被造物之間
       是平等而應被尊重。所以,農業鄉村是多元主體所群聚的共同體,每一
       主體皆有其存在的意義和特質,皆是獨自可顯明上帝的存在與大能,而
       此共同體是上帝所喜悅的結合。人類雖有看顧萬物的託付,但與其他被
       造物皆是平等,因此,尊重是農業鄕村的自有本性,其存在於人丶物和
       環境的互動關係中。
    8、農業鄉村的永續
       農業鄉村的永續不僅是來自對現代農業鄉村的反省,也是它自存的本質
       。永續是內含於綠色資源的互相效力作用,在此作用下,綠色資源是處
       於循環轉化和還原再生的過程。因此,綠色資源是常存而不斷絕,是創
       造的奧妙,它不需人造的處理安排。農業鄉村的永續是源自美好的始創
       ,它是萬物長存的基本要素。所以,農業鄕村的永續是上帝所喜悅的。
    9、農業鄉村的有序
       農業鄉村是依自然律則而運作生產過程,所以,其生活步調和節慶也是
       依時令順序而安排。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而轉換,農業鄉村是內含著有
        序,順天應人也成為日常的生活習慣。有序的存在,使農業鄕村較易
        於産生保守態度,也較順服於各種規則。有序使農業鄉村能穩定發展
        ,讓各類生物能依個別需要而互相調適,在長期演變中,形成和諧共
        處的生態群聚。
    10、農業鄉村的友善
        農業鄉村的存在是朝和諧共處而發展,所以,農業鄉村中存在著友善
        的關係。在生產過程中,友善的對待土地和萬物環境是上帝所託付人
        類的主要工作,而相對的,萬物環境也無限制的奉獻自己給人類使用
        。所以,農業鄉村的友善是來自上帝的愛心,是被造時認為是好的安
        排。農村民衆從友善的土地獲得產出時,也能較不算計的施給他人。
        友善的被造環境能影響農村民衆的友善生活態度,這應是上帝所喜悅
        的事。
     11丶農業鄉村的清新
        綠色資源在被造時即有清潔環境的稟賦,另一方面,綠色也讓萬物有
        清爽的感覺,所以,農業鄕村即自然存在著令人愉悅的清新氛圍。這
        清新的特質是處處可體驗,不斷而公平的供給,任何萬物皆需要而無
        價可取得,是上帝對待萬物的愛心恩典。清新是農業鄉村的重要內涵
        ,其讓農村鄉村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二丶 農業鄉村的道與實踐
     1丶 農業鄉村的誠懇真摰
       農業鄉村是依綠色資源的美好本質而發展,所以,野花的美是來自純然
       的原生被造所為,不需人為的修飾。秋季金黃稻田的浪花就是最真實
       的展現,沒有人工雕塑和彩繪。自然美景即富含真純的情愫,不虛假的
       發散著純真的感受。農業鄉村的真摰也從自然環境的存有而涵化到鄉村
       民眾的生活態度,樸實也普遍表現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農業鄉村的真
       摰是上帝的付給,而呈現在耶穌的道中。
     2丶農業鄉村的仁慈溫柔
       農業鄕村是萬物和諧生存的組合,所以,農業鄉村不需粗暴作為來強行
       運作各種生產和生活過程,改變是在長期協合過程中而完全。即使有新
       品種或新環境的出現,皆是漸進程序且不傷害原有生態的完整性而進行
       。農業鄉村的溫柔也來自綠色資源所內含的單純和順服,因為,綠色資
       源皆依著公平而合適的環境條件而成長,是在平和照䕶的過程而生存。
       就能散發著溫柔的色彩和景觀。所以,農業鄉村的溫柔是被造時,道所
       施給的內涵。
     3丶 農業鄉村的憐恤體貼
       農業鄉村能接納各類失意丶不完全或低落狀況的人或事,讓人或事能
       從新滋養而再恢復生機和機會。因此,在農業鄉村,不論是那一項
       已被敗壞的存有如土地,皆能因農業鄉村所具有的仁慈本質而有重生
       機會。農業鄉村像一個歡迎浪子歸鄕的父母,可收留隱藏性的失業人
       口丶都市社會的邊緣人丶歸隱的銀髪族丶自給自足的青年及喜愛自然的
       家庭。沒有要求,只有接納,農業鄉村的仁慈來自耶穌的道路,使農
       業成為互助産業,而農民也能彼此體貼接納。                
     4丶農業鄉村的溫暖關顧
       農業鄉村是共同生活體,所以,互相關懷照顧是存在於日常的社會習慣
       中。不論是過去的家族聚落或是現代的集合社區皆能自然呈現共同互助
       看顧的作為,其最顯示在高齡者或年幼者的照䕶工作上。農業鄉村的溫
       暖關顧的本質是普遍性,其也常表現在對待外來訪客的互動中,甚至於
       農業鄉村亦將其溫暖關懷的本質延伸到照顧萬物上,使萬物皆能在農業
       鄕村中得到自由而完全愛心的照䕶環境。
三丶農業鄕村律法和道的失落
       在人類類墮落而離開上帝以後,土地和其上的萬物受到咒詛,惡的律
       則和勢力也橫行在地上,因此,人類常做出惡的作為。農業鄉村在人類
       自利的驅使下,被視為是可利用的資源。尤其在工業發展以後,農業鄕
       村被規劃為糧食生產和供應地區,在配合都市消費要求下,土地被密集
       種植,化學農藥和肥料的大量使用,農業鄉村逐漸消失被造時的美好。
       農業鄉村的律法與道被遺忘,只有科技的準則和資本主義思維被使用於
       現代農業鄉村的作為中。農業鄉村律法和道的喪失使農業鄉村變質失落
       ,它被重新稱為都市以外的未發展地區,農業也成為可消失的產業。另
       一方面,喪失律法和道的農業鄉村則產生更大的敗壞,土地劣化,產品
       惡質,飲食失真,環境毀損,風險威脅,景觀雜俗,社會紛亂。目前,
       在全球遭遇環境破壞失衡的危機中,農業鄉村所存有的綠色資源成為維
       䕶環境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條件因子。永續發展的促進需要農業鄉村發揮
       綠色資源的本賦功能,其主要條件是需重新運作農業鄉村的律法與道,
       讓農業鄉村再現初始被造的美好。而開展農業鄉村的律法與道是需人
       先相信耶穌基督的救贖,悔改重生後,才能以愛心來關顧土地丶環境丶
       綠色資源和農村生活者。
四丶農業鄉村律法與道的再現
       農業鄉村律法與道的失落是源於人的罪及其衍生的惡行,所以,人沒有
       表現出上帝好管家的作為,人對萬物和他人只有利益關係的存在,農業
       鄉村僅成為人類慾望滿足的取用資源。而在永續社會的發展理念下,農
       業鄉村需要重現其律法和道,而此作為也需要土地的解救和重生,這是
       一條人類和萬物被救贖的未來盼望道路。認識上帝的律法和耶穌的道
       是成為農業鄉村好管家所應學習的首項功課,而實踐律法和道是發展美
       好農業鄉村的啓始。
     
     
                                 

自然靈修的構想

                   自然靈修的構想

自然靈修是以自然野地為靈修的場域,在那場域內,透過各種媒介和方式和上帝講話,將心中的疑問丶難題丶怨尤和盼望擺上,讓上帝在自然中告訴我們一切存在的解釋,領悟生命的意義,調整生活的方向和歩調,及感受與上帝同在的恩典。

一丶自然靈修的主題
1丶人是什麼?人生的苦難是什麼?
2丶我和宇宙及萬物有何關係?
3丶上帝的律法和道是什麼?
4丶上帝給我的思賜是什麼?
5丶在上帝的旨意下,我的人生應是如何?
6丶在生活丶工作生涯和人生方向上,我可以做那些調整?
7丶我要禱告什麼?

二丶自然靈修的做法(一星期的規劃)
(一) 星期一
1丶主題問句
  人是什麼?人生的苦難是什麼?
2丶主題目標
  領悟人存在的現實和極限
3丶主題體驗
  認定自我的不完全,思索解脫私利和罪的綑綁
4丶活動設計
(1) 鄉村家庭訪問
  了解鄉村民衆的悲歡離合人生故事,目前鄉村生活的困苦,自我需
  求的擴張和拙折,人生的期待。
(2)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3) 心靈歩道及靈修園區漫步默想
  回想個人生活經驗及社會生活現況處境
(4) 小組討論
  個人領悟分享


(二) 星期二
1丶主題問句
 我和宇宙萬物有何關係?
2丶主題目標
 肯定宇宙萬物萬事互相效力的創造真理
3丶主題體驗
 領悟萬物存在的自然律則,了解萬事融合的博愛真諦
4丶活動設計
(1) 友善環境農作體驗
  了解各種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自然農法的生態環境,
  認識土地和萬物的被造奧妙,自給自足的神聖勞動。
(2) 奧祕宇宙的眺望觀察
  思索宇宙星象的被造啓示,認識宇宙萬物和人生的連結,
  認定造物者的大能大權。
(3)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4) 心靈歩道和園區歩道體驗
  欣賞生態景觀和大地美景,認識生物多樣性。
(5) 小組討論
  體驗觀察心得分享。
(三) 星期三
1丶主題問句
 上帝的律法和道是什麼?
2丶主題目標
 認定上帝所喜悅的永續律法生活和愛的社會關係
3丶主題體驗
 認識和實踐自然丶和諧和健康的身心靈生活及仁愛的社會關係
4丶活動設計
(1) 自我健康管理研習
  認識自我健康管理,綠色休閒,永續生活實習。
(2) 社區高齢者養生餐飲服務
  養生餐飲實習,社區高齡者愛心餐飲服務。
(3)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4) 社區生活和環境觀察及默想
  了解鄉村環境的人文特點,思考鄉村服務的異象。
(5) 小組討論
  個人觀察心得分享
(四) 星期四
1丶主題問句
 上帝給我的恩賜是什麼?
2丶主題目標
 深入了解個人的恩賜、永續的興趣和有效的學習專長。
3丶主題體驗
 探索及確定最具潛力的才能丶興趣和活動取向,保持個人終身
 學習和社會服務的動力。
4丶活動設計
(1) 靈修園區默想和記要
  探索人生經驗的永續性活動,認定興趣偏向,尋找不煩的活動。
(2) 鄉村社區服務
  鄉村家庭或公共區域服務,專業服務。
(3)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4) 小組討論
  服務經驗分享,個人恩賜見証
(五) 星期五
1丶主題問句
 在上帝的旨意下,我的人生應是如何?
2丶主題目標
 認識上帝對個人的計畫,確定順服上帝旨意的人生。
3丶主題體驗
 領悟基督信仰的終極人生,確定一生是耶穌跟隨者。
4丶活動設計
(1) 心靈步道和靈修園區的默想
  認定基督徒的人生歸路,認識上帝對個人人生的計畫。
(2) 敬虔基督徒的人生故事見證賞析
  認識歷史中的基督徒人生。
(3) 歌詠
  欣賞與詠唱鄉村詩歌。
(4) 小組討論
   個人默想心得分享。


(六) 星期六
1丶主題問句
 在生活丶生涯和人生方向上,我可以做那些調整?
2丶主題目標
 認識未來生命的成聖轉變,信仰的堅定和奉獻。
3丶主題體驗
 靈修的轉化和昇華,上帝掌權生命的未來。
4丶活動設計
(1) 靈修園區默想和記要
 確定未來人生和生活異象,規劃為主作工的永續生涯。
(2) 小組討論
 個人心得分享。
(3) 見證發表會
 個人靈修的成長見證,成為基督精兵的告白。
(4)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七) 星期日
1丶主題問句
 我要禱告什麼?
2丶主題目標
 學習和虔誠盡力禱告
3丶主題體驗
 感受與主同在的恩典
4丶活動設計
(1) 禱告台的個人禱告
 感受自然中的上帝同在,深入禱告的感動。
(2) 泰澤禱告
 感受團體禱告的恩典,融入互相祝福的禱告。
(3) 歌詠
 欣賞和詠唱鄉村詩歌
(4) 小組討論
 個人感動的分享,小組的禱告祝福。

人生的需要(永生篇)

                   人生的需要(永生篇)

人生需要什麼,每個人的想法皆是分歧,有同有異。而每個人對需要有不同看法,也使每個人走向不同的人生故事。不過,學者也歸納出較具概念性的需求類別,如心理學家就簡化為生理丶安全丶愛、歸屬丶自我實現等層面,或是成人教育學家就分為真實需要丶感覺需要丶規範需要和社會需要等。另一方面,宗教學者則強調靈命需要。所以,綜合上,人生需要可包含今世生活上的需要和未來生活上的需要,似乎完整的需要藍圖是應該含蓋這兩大類。但是,每個人在不同時空所反應的需要是片面和零散的,甚至於在追求某一項需要時,就會放棄丶停頓或忘記其他一些需要,這種情形常陷每個人於需要追求的迷惑和困境。而常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個人會迷茫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從需要的反應層面而言,學術上會認為因為問題的存在,才會有需要的覺知,所以,不認識或知覺有問題,就不會產生對應上的需要存在。這樣的説法,在物質層面上最易被觀察到,肚子餓了不舒服,才會有飲食的需要,而飲食飽足以後,肚子餓不舒服的問題消失了,飲食需要也就結束。而在身心交互影響的說法上,也會認為不只物質問題會反應物質的需要,心理問題也會反應出心理或物質的需要,這時候就有真實需要和感覺需要的分别困擾。不過,不論是從真實或感覺需要層面來看,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需要。當問人生的需要是什麼時,即也是在問人生的問題是什麼。在一般世俗的想法上,趨吉避凶則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需要,吉是指榮華喜樂,凶是指厄老病死。而本書的主要敍述觀點是依個人的人生體驗和觀察世俗生活的綜合心得而撰寫。其包含獲得永生丶愛丶喜樂丶恩賜和去除苦難的需要。

壹丶獲得永生
一丶人生意義
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句話也即在問"為什麼有人生?人生有什麼價值?而在回答這問題時,還需要問人生就僅這一次嗎?目前的一般想法,可分為世俗人生會再現,世俗人生就只這一次但還有另外的永遠人生,世俗人生以外不知是什麼。基本上,世俗人生是否再現或是還有另外的永遠人生皆涉及超現實和經驗的存在,所以,它難以被實際認定,對於個人而言,只能依個人的信念而選擇。就基督敎信仰上,它是強調還有永遠人生的存在,因此,對一個基督徒來説,世俗的這一生僅有一次,而世俗人生的意義,即為了能走上以後的永遠人生。因此,人生的意義即在認識上帝和耶穌,並相信耶穌的救贖恩典而與上帝重新建立美好關係,且在世俗生活上,能成為耶穌的跟隨者,行為表現上能做光做塩,榮耀上帝。這樣的人生意義解釋,使個人不只期待世俗一生的喜樂價值,更重視因為有這世俗一生的敬虔信仰,而才能獲得永遠人生的重價恩典。
所以,沒有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個人,是不會認識和具有追求永遠人生的想法,而個人所能解釋的人生意義,就只能限於世俗人生所存在或出現的物質和精神價值。個人所能滿足的事項,就依其認識範圍和生活遭遇而變化,它是有限而不確定的,會隨著世俗人生的結束而失去價值或消失。一般人較常在遇到人生困境或生命危急時,才會開始思考人生有何意義。不過,有人在百思不解時,反而會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有些人則認為人生的意義可由自己的後代來完成,另有一部份的人則會開始認識和追求,世俗人生以外的永遠生命需要。這時,宗教信仰就常成為解釋人生意義的主要依賴,這也說明宗敎信仰是個人具有追求人生意義以後,才較會產生的個人需要。所以,認識和決定人生意義是個人的最基本需要,它會影響個人追求其他相關需要。

二丶永恆生命
永恆生命是世俗人生以外,永遠存在的美好生命。它沒有世俗生活的哀傷痛苦,沒有憂愁勞累的苦楚,只有平安喜樂的愛和恩典。不過,永恆生命是超經驗的存在,一般人無法知覺認識,所以,就不易成為世俗人生中急迫的需要。比較上,永恆生命大都在宗教信仰中才被重視,但不論那一類宗教信仰所談的永恆生命,皆不是隨手可得的需要。永恆生命的獲得,皆要藉由世俗生活中的心靈轉化,靈命成長和敬虔信靠的神聖追求才能企及。基督信仰是認為在人生中要能認識有一位創造一切的上帝,而我們是違背上帝的旨意而有罪,因此,我們應該悔改,並倚靠耶穌十字架的贖罪救恩成為新造的人,這樣,在離開世俗人生時,就能與耶穌在新天新地有著永恆生命。可是,這樣美好的永恆生命,卻並非普遍被追求,因為,個人要放棄自我的慾望要求,全心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並成為耶穌的跟隨者,卻常是一項難以承受的挑戰。基本上,個人追求自我權利和利益的擴張是在成長中一直被強化,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是個人認為理所當然而會堅持固守,世俗生活的所得則是最實在的擁有,因此,繼續積累更多所得,是個人辛苦努力的最大成就和期待。甚至於生下後代,力求子女能保住或再擴大家族的所有和社會權利。如此根深的自我追求只讓個人認識到世俗人生的生命成果,是不會去想過還有永恆生命的需要。從基督信仰而言,人類所具有的原罪是自我擴張的源頭,也是阻隔個人認識永恆生命的絕緣板,而只有相信耶穌,透過耶穌的贖罪,個人才有認識和盼望永恆生命的機會。永恆生命應是個人最應盼望的需要,完全的人生應是世俗生命再連結到永恆生命。


三丶特別生命
上帝造人,使每個人都不一様,不只在身體上的差別,上帝也對每個人有特別的計畫。所以,在世俗生活上,個人可以表現出自已的能力丶興趣丶偏好丶品性和情感。不過,上帝在創造人時,特別將祂的靈吹進人的身體,因此,人有別於萬物,能感受到與上帝的關係。不過,人在墮落以後,自我擴張而完全只認識世俗的社會生活,使個人成為受慾望社會轄制的短視追逐者,其需要只侷限在可見的利益成就。多數人像一般生物一樣,整天只有忙於維持軀體的勞碌活動,大家的生活方式是同一樣板。這樣將自己當成生物個體,是完全忘記自己是具有靈性的特別創造個人。另一方面,人在知覺靈性的作為上,又常因自我期待的野心,而認為人可以成為神,或是人可操弄神來満足自己的需求,完全濫用上帝所賜給人的特別稟賦。許多人在人生結束時,乃無法善用生為人類的特殊生命,而失去與上帝連結的機會,終至沒有和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使自己失去獲得永恆生命的恩典。所以,生為人類需要去認識自己所具有的特別生命價值,要珍惜這一段短短人生。學習開啓靈命的神聖眼光,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內心的靈,來認識創造自己的上帝,並以靈命來跟隨耶穌,一起走回靈的永遠天家。人類具有屬靈的特別生命,是上帝在創造時的愛心所促成,個人要完全認識這樣的特別生命意義,因為人需要它才能與神連結,不受生物構造的限制而能走向永遠的新天新地。

四丶永生盼望
對於人類而言,他原是土做的被造物,因神灌入祂的靈氣,人才有別於萬物,能思想且能與神溝通。但人在背棄神而被放逐於棘䉫之地後,有死亡而斷絕了與神的關係,所以,人需悔改並在一生中,相信耶穌的救贖,奮力做出合神心意的事,才能有永生的盼望。人盼望永生是因為人皆會面臨人生終結的命運,多數人皆會害怕死亡以後,自己是還存在嗎?會是在何種處境?當一個人開始認真思想這問題時,所有人皆會期待死後有較好的未來。所以,永生的盼望是要有喜樂的永遠日子,而不再有受苦丶哀痛和煎熬的遭遇。在基督信仰上,永生的盼望,即是能回歸上帝的懷抱,自己能成為敬虔的上帝子民,生命冊上有分,可以被再來的耶穌接納,一起住在永恆的新天新地。因此,永生盼望不是每個人想要就可得到的權利,而是上帝所賜給義人的愛心恩典。永生盼望是因為耶穌為人類受難而死,人才能白白得到這樣的恩典。但人需要認罪,相信耶穌死而復活,可以免去人類的罪,而唯有在這樣的信念下,永生盼望才可能成真。永生盼望應是每一個人一生的最大需要,但個人需要先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與人的關係,也需要相信耶穌的救贖福音。而在個人於世俗的生活中,持續堅守耶穌跟隨者的作為,永生盼望就是最真實的獎賞。
五丶悔改新生
世俗人生普遍被認為有太多苦難和辛勞傷痛的生活經驗,所以,多數人想要改變和控制生活環境或他人,讓自己能得到滿足的新生活。不過,能夠避免苦難和辛勞相當不容易,主因常是自我執著的想獲得世俗所有物,而為了達到此目的,就需要與世人爭奪有限物質,在競爭中,就有失敗損失丶難過傷心丶怨恨記仇丶患得患失丶孤單落寞,甚至於造成環境汚染丶病痛壓迫丶健康失調等身心的苦難。大部分人皆無法去除自我擴張和追求,所以,苦難一直纒身。從基督信仰來說,地上的人類是有罪之身,罪是自我追逐的源頭,產生苦難和死亡。因此,個人無法在有罪的身心靈中,尋找脫離苦難的出路。唯一的途徑是悔改並承認自己有罪,相信耶穌的救贖恩典,讓聖靈住在你的身心中。這樣,個人重新被造,而有神所祝福的新生命。當個人成為新造的人而生活在世間時,他的行為是依聖靈的啓示而表現出來。做每一樣良善的事,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在榮耀上帝。因此,每個人皆需要悔改新生,才有機會越過困難,得到平安喜樂。這樣的平安喜樂是屬天的,而悔改新造的人,因能與上帝重新建立良好親蜜的關係,才能體驗到這屬天的永遠平安。一般人在世俗生活中,也有學習而產生新改變,不過,那些新改變皆仍在罪的影響下,而使問題的解決更複雜,使個人一直在新的苦難中打轉,無法脫離不安的轄制。所以,也唯有去除原罪,才是獲得超越世俗綑綁的新生命。

六丶真實信仰
信仰是對超經驗存在的相信,所以,個人能依自己的認識而有否信仰。這些認識有來自於祖先家族傳承的信仰,有些則是個人的新學習所認定。不過,對超經驗的信仰,其無法被實際觀察和客觀評估,所以,人類對信仰的解釋,全依靠個人的詮釋能力,而個人對信仰的相信程度,也直接受到詮釋說服力的影響。實際上,個人在形成詮釋能力時,除了直觀經驗的領悟以外,也可能透過閲讀信仰的相關記述和經文而有深度認識。雖然記述和經文仍是由他人所撰寫,不免除有人為偏差之疑慮,但是,一般皆認為有具體的記載文件,仍是使個人更能接近信仰的真實認識。而就記載文件的有效性上,它應是可被歷代人類所了解和探討,其內容亦可被萬世萬代所應用。簡言之,記載文件內容愈具永恆價值,且還有歷史事件或考古遺蹟的附加佐証,那就能加深信仰被認為是真實的。所以,真實信仰不只是相信超經驗存在,可以給予個人具體的世俗生活需求,它最重要的力量是展現具有永恆的掌握能力,使個人能有機會接近且獲得永恆。所以,不論由直觀領悟或記載文件解析,皆無法明説或啓示永恆的存在和接近的途徑,此類信仰的真實性就較會被疑慮。
真實信仰是在更充分的分析辨識和主觀的領悟選擇的結合過程中而發展,它雖是可被再思考,但真實信仰的核心認定,是在不斷的重新詮釋中,更能被肯定其可被個人接受的人生信仰。而相對的,不是真實信仰,則會在不斷的疑慮不安中而被否定其可成為人生的最終依靠。基督信仰是由一本確實記載上帝的存在,祂在以色列國的發展中所直接產生的啓示和顯明事蹟。另外,透過耶穌生平所展現的神蹟和他所傳講的天國道理,直接指出人類的存在命定和救贖出路。這些文件記載和歷史事蹟的真實敍述,同時結合個人接受耶穌講道真義的信心,就能結合出具有永恆性的真實信仰。

七丶信實救恩
對於超經驗存在所具有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個人對該超經驗的信靠基礎。而多數人皆依其生活需要和問題解決來體驗此信靠基礎的有效作用。在世俗生活中,個人所遇到的難題,部分是來自個人的不健康行為,而另一部分是來自外界環境的逼迫。就社會科學觀點上,解決這類難題,在個人層面,常依靠自我反省和再學習的改變成果,而在環境層面,則是透過政府力量和社會行動來改變總體制度和情勢風潮。但就人類歷史而言,每一世代的問題皆重複出現,甚至於變得更複雜難解,可看到解救世人的困難還是歷代最被凸顯的社會現象。誰來解開民眾的綑綁和心底困境就成為歷代的盼望,依靠超經驗力量還是社會菁英領導者都是可能的選擇。不過,就人類而言,一直存在的難題是面臨死亡,生命會終結,而解救死亡成為最大期待,但也是人類最無力處理的問題。宗教信仰的指渉方向是唯一可選擇的途徑,但有些宗敎信仰不處理死亡難題,而有處理死亡難題的宗教信仰則顯示不同的依據和過程。其中基督信仰是以救贖過程來解脫死亡絕境,其主要依據是以神子耶穌死而復活的神蹟而認定。當人相信耶穌具有權能來赦免原罪,那麼,人就能重生,死而復活,成為新天新地的子民。這是上帝的愛心和應許,所以,解救的恩典是上帝不會改變的信實承諾,而耶穌的生命事蹟就是最堅實的信心。相信救恩是要先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創造人,而人離棄上帝有死亡的實在認識。而當個人循著相信上帝的作為而過著人生,死亡就不是結束的名詞,它是開門,引導人走進一條全新的永恆道路,與耶穌同行,上帝同在。

鄉村福音詩歌和愛的生命旅程

             鄉村福音詩歌和愛的生命旅程
                  ~記念鄉村福音歌手Joey的信仰見證~

基督徒的人生就是一件見證信望愛的生命旅程,許多人在不同境遇中所迸發出的基督信仰生命故事,是令人感動而懷念不已。近日,開始專心編輯鄉村福音歌曲,這是退休生活的新活動,讓我重新拾起青少年時的喜愛,再次細緻的欣賞曼陀鈴丶空心吉他和鄉村音樂節奏的活潑躍動旋律。而在整理過程中,逐漸發覺鄉村福音音樂不僅曲目內容皆具信仰的真誠信息,弦律清新優雅,其相關的作曲者丶歌手或演奏情境亦有令人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讓鄉村福音音樂更輝映出對基督信仰的真實見證。在前些日,發現到一對夫婦檔的鄉村福音歌手,Joey+Rory二重唱,妻子叫Joey,先生叫Rory。我最初是在You Tube的鄉村福音歌曲的搜尋中,聽到他們唱"Let it be me"的歌曲,柔和且協同的歌聲,讓我直覺的感受,這是我喜歡的鄉村音樂歌調,是最具鄉村味的演唱聲音,因此,我便開始興趣於聆聽他們所演唱的一序列曲子。當我聽到"When I am gone"這首歌時,心裡有著極大的感觸,在You tube的影片上,圖像上有著先生Rory在家園農場的大草地上,思念逝去的親人,坐在木椅上,眼角有點涙水。而歌者有著甜美溫柔的眼神,但當她唱到"…我們都會逐漸變好,雖然我們各屬於不同地方,當我離去時…",歌者也有淚水流下臉頰。當日,我反覆看影片,且聽歌數十次,最後,我的眼角也有些溼潤,實在是太令人尋味感動的影音呈現。我深深覺得歌者一定有著深層的愛和關懷果實,才能唱出如此感人肺腑的音韻。                                                          而後來,更令我震撼的是,有一天,我發現到妻子Joey已在2016年3月,因癌症而去逝,實年40歲。這訊息引起我更大的感受震動,我在心裡問著"Joey有更深沈的生命故事嗎?"為何在2012年唱"When I am gone"這首歌時,便能吟出數年後,自己將離世的叮嚀心聲,喔!是當時聖靈的柔和觸動嗎?而從那一刻開始,我更關切歌者Joey的生命故事。我整日搜尋這一對歌者夫婦的演唱和鄉村生活事蹟敍事,逐漸編織出Joey的一生美好基督信仰見證。我也很驚訝他們夫婦所做的事,有一大部分是我曾期待在臺灣鄉村想做的福音工作。從我的整理中,最先浮現出在Pottsville, Tennessee的大片田野景觀中,Joey和Rory所居住的鄉村農莊家庭,兩人的家居樣式則是十足的農夫農婦,Rory不論在任何場合,皆是穿著吊帶農夫工作服,而Joey則是花格襯衫卡其褲或是鄉村婦女衣飾,完全沒有一般明星歌手的華麗打扮。Joey的家鄉是在印第安納州的小鎮,父母皆是虔誠基督徒,父親愛彈吉他,影響Joey對吉他的學習興趣,母親有美好歌喉,常對子女唱讃美詩歌。所以,Joey深受鄕村福音音樂的薰陶,基督信仰深入其心。Joey在2002年遇見Rory,即決意與他相愛一生,在結婚後,全心愛顧家庭,亦將Rory的兩個女兒視為己出。Joey對家庭的重視及對家人的關愛,不僅一直流露在其家居生活的記錄上,而且也自已譜曲唱出如此重要的事情。"That is important to me"的歌詞和輕鬆弦律即在述說Joey對家和家人的重視。後來他們在農莊定期舉行鄉村音樂演唱會時,這首歌就成為最後結束的配樂,他們也會一齊説"不要忘記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Joey對親人的感情在歌曲中亦表現不已,在"See you there"這首歌中,則是Joey思念其唯一的年青弟弟,在一次意外中離世的感懷心思。影片裡,Joey開車回到故鄉Alexandria, Indiana的公路上,在發生意外的路旁地點,有一小十字架立在那裡,她對著十字架默視許久,那種懷念神情,配著歌曲的輕柔回憶餘音,令人感受她對兄弟之至深情懷。另一影片則記錄她回故鄉小鎮與家人朋友相聚時,幽默開朗的家人關係及純樸真情的鄉村社區友誼,而影視中充分呈現鄉居生活的平和及美麗景觀的清新舒服。                                         Joey的感情也施放在鄉村鄰舍的友愛作為,他們在Rory姊姊的舊房舍內,開設鄉村餐廳,房舍內的佈置皆是在地社區特色的美麗小裝飾,也貼滿Joey家庭和一些歌手的鄉村音樂圖片和記念文物。鄉村餐廳就位在社區內的三义路口,每日提供豐富但樸素的餐點,讓社區民衆有一溫馨的聚餐和交談的場所,在影片上可看到Joey一家人來此相聚時,餐前家人坐著牽手禱告,鄰桌數位鄉村壯漢,看到此情形,也開始禱告。整個餐廳內是充滿愉快平和的氛圍,Joey夫婦偶而亦在現場即興演出,與社區鄰舍或遠來訪客一齊共渡歡樂的鄉村生活。Joey也與小姑Marcy Jo在餐廳內示範製作鄉村糕餅甜點的方法,並透過地方電視台播放,全國皆可認識這小鄕村的餐飮特色。在Joey+Rory鄉村二重唱被入選為新秀樂團以後,夫婦便常在農莊外舉辦鄉村音樂演奏會,2013年後,更把農場內的舊農舍改裝成鄉村音樂演唱廳,每月定期在音樂廳內現場演唱,曲目皆在訴求忠實的愛丶家鄉的美好景像丶親人的思念丶家庭的歡樂丶福音的信仰丶崇敬上帝丶信靠主及天家的盼望等內涵。他們有一部改裝的巴士,內部有臥床丶廚房丶及各種生活所需設備,因此,巡廻各地鄉村社區舉辦鄉村福音演唱會,成為Joey夫婦的重要活動,從影片中可看出觀衆皆是鄉村一般家庭成員,老人小孩皆在會場。是純粹的鄉村福音工作。
2013年,Joey生下小女Indiana,也出版首張鄉村福音專輯"Inspired",專輯內的福音詩歌皆是母親從小所敎唱,並傳講耶穌的故事及敎導她們耶穌的愛。所以,Joey想在此專輯中宣揚耶穌的愛,告訴更多人她所愛的基督信仰。Joey唱詩歌的聲音,像鄰家女孩向你娓娓述說基督的愛和救贖,再配上鄉村音樂的演奏音調,使聽者的心完全沈靜下來,默默向主靠近。就如專輯主題所強調的"信實和家庭的歌",Joey不只在唱鄉村福音歌曲,她也努力做到平日是一個有信實且愛家庭的女子。而從與初生女兒的相處關係,可看到她是極盡愛心的母親,在"If I need you"這首歌內,她細訴著,若我需要你,你就會走向我,若你需要我,我就會走向你…,歌詞真切說明女兒的來到,是上帝所給的禮物,是極其珍貴而要悉心照顧。在影片中,母女相處的情境可看到一位稱職母親的快樂形象,似乎已讓人忘記她是有名鄉村歌手的模樣。在2014年,Joey+Rory二重唱發行了一張鄉村音樂,兩位歌手皆在專輯的序言中說父母親皆是他們走入鄉村音樂的主要推手,而這些鄕村音樂一直是感動且正向影響他們的好音樂。他們重新吟唱和詮釋這些音樂,也因為上帝讓他們相遇,而能知心相愛,經驗到真誠夫唱婦隨的美好日子。在不同歌曲中,透過他們溫柔合諧的歌聲,婉婉告訴世界,如何真摯的對待感情丶 友誼丶社會人群和做真實的自己。我在影片中,看他們唱專輯中"Let it be me"這首曲子時,兩人協合唱著,互相深情看著對方,臉上呈現的純真微笑和深層的認定,完全不同於一般演唱會上,男女歌手互扮著情侶而對唱的表演神情,真是天差地別的畫面。這是在他們的農莊音樂廳現場表演上,可常看到的真實感情流露場景,如他們在每場演唱會結束後,必會互相親吻而再向觀眾一鞠躬,讓人感受鄉村夫婦的純真性情。在此專輯中,不會聽到矯情粗野的愛情宣示,也沒有愛恨交織的苦痛憤怒,只有悄悄的寄望和溫柔細訴,唱出世間的情和愛是可以有著包容丶寛恕丶釋放和諒解,這應該也是她們夫婦所想傳達的一些鄉村民眾情感心意。
2015年10月,Joey得知罹癌以後,便停止正式演唱活動,回到家鄉治療養病。鎮上的人在平時或節日,為她禱告。從影片中看到她最後一次在田納西州農莊音樂廳的現場表演,所有曲目皆是過去歳月中影響她最深的福音詩歌。這時,Joey已知有病,歲月不長,所以,在演唱中,其神情濃厚的呈現仰望上帝救主的心意,每一首曲子在她低柔的盼望中,聲聲激起聽者的敬虔感動。我每聽一首歌,便重重的憾住心靈,在心裡也一直跟她舉手敬拜,將自已所面臨的困難,全心交託在主的手上。這是多麼寫實的歌手心靈獻祭畫面,她唱Take my hand, Precious Lord丶I surrender all丶He touched me丶I need Thee every hour丶
I will fly away及Jesus paid it all等,溫柔的聲音是要傳給主,向祂宣告呼求。這些歌曲後來編成專輯"Hymns That are important to us",而在此專輯中,Joey還特別收錄在2012年已發行的"When I am gone"單曲,這應是她想對丈夫Rory説的最後話語。在2016年春天,Joey的告別式中,除了丈夫在台上訴説Joey一生對家人丶親友和上帝的信實真愛以外,令我動容的是,她的母親在台上溫柔的唱著"Just a closer walk with thee",而父親則用吉他在旁伴奏,沒有嚎淘大哭的畫面,只有真情的將女兒交託在主的手裡。啊!多麽順服和依靠主的家庭敬虔信仰,真是一切都活在主的掌管中。Rory後來將Joey一生的愛與信仰的生活點滴編輯成影片"To Joey,with love"",讓世人可永遠懷念Joey的甜美生命和愛的笑容。
在Joey的一生故事中,讓我認識到基督徒的生命見證,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是否個人有著全心全力全時皆活出基督形象的生活故事,而愛的施給和敬虔的信仰作為則是基督跟隨者的一生最重要事情。在本文的故事中,Joey使用上帝給她溫柔甜美的恩賜歌聲,在鄉村裡唱出上帝所創造的美好景觀事物,平實的家庭愛䕶丶親人的真情丶鄰舍的樸實友善丶包容的情愛及清新溫暖的鄉村生活。她真心愛著丈夫丶家人丶親友和她所信仰的上帝,努力去做,在短暫一生留下令人百般迴味的基督徒生命足跡。

生命的樂章

生命的樂章

壹丶 綑綁的啓調

一丶自我追尋的限制
  人類違逆上帝的旨意而被逐出伊甸園的時候,便失去永恆而只存留著有限的自我世界。在此世界內,獨自的個人面對未知,苦苦追尋自我的完全和滿足。
因此,自我追尋成為永遠的鞭力,驅趕無法休憇的生活腳步,讓心力不盡勞累,苦難便源源不斷。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每個人皆試圖了解自我和展現自我,自我追尋成為世上的首件捆綁,它將個人每日的生活基調限制在自我的期待中。所有的作為皆以自我為思考主宰,並受限於自我的認識。
  以自我認識範圍為基礎的生命期待,能得到完全的滿足嗎?從人類歷史經驗顯示,人無法越過死亡的限缐,無法離開地界空間,無法避開人際社會的生活範疇。所以,人類的自我追尋與井底之蛙的處境無甚差異,皆想在無法越過的範圍內尋求超越,結果常是徒勞無功,傷痕累累,苦難煩心。人類無法去除苦難,除了自我的堅持和擴張,便是不知道自己活在有限圍籬內。前者來自於墮落後的原罪本性使然,而後者是因人類已離開 神的國度與正道,自我導演而生活。從個人出生啓始,原罪即伴隨在身,促動自我慾望和需求,所有生活的作為,是在自我認知的範圍內而做決定。自我的滿足和利益是自我堅持和擴張的初始促力,所以,個人對自我滿足和利益的認識限制了自我擴張的範圍,也讓個人一生在自我的領域內團團打轉。 神在造人時,賜給人有配偶丶親人丶社群的相處機遇,也能觀看聽聞宇宙和萬物的同在。但個人堅持自我滿足的品性,使個人無法跨越自我的領域,終生綑綁在自我追尋的牢房裡,日日身心勞累,困苦不已。
二丶恩賜學習的背離
  在自我追尋的人生中,個人對自我期待的學習,常無知於上帝所賜給個人的特別恩賜,而是注目於人類社會的世俗價值。所以,個人的學習一直在對映社會價值的變化,且一直受制於社會價值的支配。當學習無法脫離人類價值時,終生學習成為終生的綑綁,其過程是無奈丶無味和倦乏。而在此情境中,學習愈多,愈陷於混沌和疑惑重重。學習成為一種負擔,逐漸失去趣味而停頓,年紀愈大愈不想學習。人類的世俗社會價值是由菁英和統治階級所控制,學習社會價值就易於順服社會的規範和安排,個人就失去獨特生活意義,而成為世俗潮流的奴僕,一生皆受私慾社會的擺佈。從出生啓始,個人就面對世俗社會價值的約制。家庭是最早灌輸社會價值給個人的地方,此類社會價值包含著私利社會的生活期待,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及家庭成員的生活規範。對於極多數父母和家人而言,敎育子女合乎社會期待是出於好意和愛心,但這些敎育若不合乎上帝所賦給個人的恩賜,就成為個人生命成長的限制,無法展現上帝在個人身上安排的美好計畫。所以,家庭敎育無法發展個人所獨特的恩賜時,它就成為一種個人學習的綑綁。愈在此處境下強力學習,愈使個人扭曲變形成長,且讓個人一直處在空虛丶失落和反抗的不滿中。所以,父母若能清楚他們是替上帝託管子女,他們需要做的事,是協助子女找出上帝所給每個人的恩賜,而後,再提供合適資源和機會,讓子女的恩賜能夠發展而成為一生的喜好和樂趣。隨著恩賜而學習成長,將有合乎 神心意的超乎想像成果,使自己能在合適的時空,做出平安喜樂的事而沒有憂心。但背離恩賜的學習,則倍加勞苦,使個人一直陷入剪不斷丶理還亂的循環困境,難以逃離人生是苦海的綑綁。
三丶風俗制度的制約
個人極難脫離社會而生活,但社會具有歷代積累的風俗制度,直接規範個人生活律則,成為個人的綑綁。從人類歷史經驗上顯示,統治階層一直是制定規範的決定者,這些統治者隨著不同世代的改變而出現,從氏族丶君主丶政府丶資本集團等皆是製造或制定規範的來源。而一般民眾不在規範制度下生活,就會遭遇批判丶歧視丶壓迫和處罰,所以,民眾的努力目標常是規範制度下所定的合法和被鼓勵讃美的事物。在極權社會,民眾順服於上級黨政階級的統一規定和要求,是完全的被制約在規範制度下。而在號稱自由的民主社會,民眾仍然跟隨仿傚世俗價值或時尚潮流,也完全被制約在流行網絡下。
   被社會的規範制度或潮流制約,個人將會失去思考獨立存在的生命意義,因此,就不必有個人的生命故事。個人的存在是堆疊社會的一塊積木,功能是讓社會多一個人而已。所以,個人的人生路途只是依着社會的樣板而進行,而社會樣板所存在的限制丶堅難丶無解和痛苦是完全複製在個人生活中,人類社會的苦難和困境就直接成為個人生活的綑綁。人類社會的苦難是個人之間在互動時原罪的衝突或集結壓迫所衍生,所以,無法離開社會時,社會的制約就隨時綑綁著個人生活,加給個人壓力和困苦。
四丶靈域認定的約束
個人無法斷絕超經驗現象的聯想,靈域成為隨時可能出現的心理場域,讓個人順服在靈域的觸撃和宣示。所以,靈域是個人對去除困苦丶災難丶不安或期待好運的依靠,個人在一生中,皆會不斷接觸它。而當靈域成為個人的信仰意念時,個人對靈域的認識,直接引導改變工作丶生活丶人際關係及生命價值。因此,靈域的認定就會成為個人的一種約束,也讓個人處於靈域所限制的生活範圍和作為。靈域的認定受限於個人的學習和他人或 神的啓示,所以,個人所認定的靈域是可能有差別,個人也因此受不同靈域的約束。個人在靈域的影響中,是信的愈深,愈具喜樂平安或是愈具困擾而不安,就可顯示此靈域對個人是一種綑綁還是解放。所以,靈域皆有約束個人的作用,但若讓個人無法更自由開放而得到平安,那此靈域的約束,再深化以後,就成為綑綁而困擾個人。基督信仰的約束,使個人認罪並回歸上帝的正道,其解脱原罪而使個人能自由施放愛的訊息和作為,所以,其靈域對個人不具綑綁。但當個人生活在靈域的綑綁時,隨時皆會受它的干擾,日日身心疲累。而若個人試圖離開此靈域,則將引起害怕和不安,驅使個人重新依順靈域的引導。靈域是超經驗而不易被察覺認識,但卻實際影響個人生活和生命的走向,它的約束力是無形的力量,個人無法脫離它。

貮丶解放的恩典

一丶無我的開放自由
自我的解放是要轉化到無我的心境,無我是不以自我為生命的終極解釋,也即是認為自我是有限時空的存在實體,當它放在無限的指涉背景時,便成為相對的空虛和不實在。所以,自我的所有表現皆是有侷限,不易在自我限制中尋求開放自由。相對的,無我是把時空擴大成永恆時,自我融入神聖的存在。因此,在永恆中,神聖成為唯一,而成聖即是從自我昇華為無我的奮進過程。對自我限制的認識和領悟是一段逐歩學習的過程,是讓個人逐漸體認自我實體的不確定和自我形象的虛幻,自我也漸成為空我。若在空我的形成中,認定神聖的存在並融入空我的建構,就能發展出具有神聖的無我。所以,無我是具有神聖的永恆性及無所不及的開放性。個人能在神聖的無我中,得到澈底的自由。尋求自我綑綁的解放即同時使自我完全融入神聖,而產生無我的自由開放。
人生的路途應不是獲得自我侷限下的唯一標的,而是盼望能存在於自由的無我開放。在那時空,沒有失落的遭遇,沒有哀傷的悔恨,僅有全面包容的愛,讓個人不再孤獨,使平安喜樂成為最大的恩典。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協助他者成果上,其能量是永續存在的。                                          
二丶恩賜的學習發展                                                  個人循著恩賜而學習成長,在學習中,是自由奔放而不拘束。即使廢寢忘食,也不覺痛苦辛勞,個人能自發自動的深入知識丶能力和相關智慧的鑽研,也有開放的心胸來協助他者的學習。這樣的學習不需鼓勵或處罰的鞭策,能持續在工作丶家庭生活和人生過程的任何階段繼續學習,所以,終生學習最易出現於恩賜為起源的學習。在此學習中,只有好奇丶趣味丶高興和有充分的成就滿足,而任何挫折皆會被感觸為接受新挑戰,反而更會奮力向前邁進。循著恩賜的學習所得到的能力去從事工作或做任何事,皆能主動投入,視工作或做事情為有價值的人生經歷,是可榮耀上帝的美好機會。恩賜的永續發展讓個人更清楚那一種工作最適合自己一生來從事,並努力去尋找或開創那種工作機會。而當能做著合適且是上帝所喜悅的工作時,恩賜就能發揮最大的工作效果,更能幫助更多人。另一方面,恩賜的發展也讓個人能選擇最合適且合乎上帝律法和道的生活形式,使個人能充分面對人生各階段的生活問題和困難,但也能享受上帝所賜的平安喜樂。所以,恩賜的發展不一定能得到世俗的榮華,但能使個人對他人做最大的協助和影響,也使個人得到最平安的喜樂和賜福,它也能鬆解世俗的價值約束,而得到最大的自由和開放的人生機遇。
三丶生命故事的綻放
個人的生命是上帝的獨特創造,所以,它是不同於其他世代的個人和歷史事例。從人生的境遇而言,每個人一生可有完全不同於他人的家庭丶工作丶朋友和任何生活事件,因此,個人在世上的所有生活內容,就是鋪陳自己生命故事的唯一文本,它不受限於過去的歷史經驗,也不必關聯到未來人類存在的需要。存在就是當下的存在,自己就是唯一的導演,也是唯一的演員,劇本是個人的創造和編撰。當然,在如此的人生舞台上,生命故事就是綻放個人最獨特的人生過程,而選擇何種人生則是開展人生劇本的重要起始。當在人類社會中選擇人生標的時,人生劇本則是社會當導演,而個人是依劇本而演出。當個人相信上帝創造一切並掌管所有時,上帝就是個人一生的導演,而個人是在上帝的看顧下而演出榮耀上帝的當代人物,生命的故事。對於個人而言,重新認識上帝,並順服上帝的旨意和慈愛,讓聖靈降臨在心裡,誠心成為基督跟隨者就是在綻放生命的第一樂章。而敬虔過基督徒生活,活出基督形象是延續的第二樂章。一生奮力傳講福音,行出見證,是主調高曲。偕同福音伙伴,同走天路
則是生命故事的最末樂音。不論個人在編曲中如何變調,生命是以上帝基督為主弦律,演奏者可依不同樂器來單獨或是合奏來呈現音律,亦可加上仼何裝飾音來表現特別的音節或節奏,而這些附加的改變,並不會消減主旋律的扣人心弦。生命故事的綻放是可以多彩多姿的,而在上帝的永恆呼喚中,光彩的走回天路,是所有敬虔生命故事合奏的神聖交響曲。當樂曲演奏結束時,應是有限時間的終止,無限的開始。
四丶永恆靈命的展現
個人的軀體是有限的,而靈命則可延伸到無限。人類內心能感觸不同靈域,當靈域的認定愈具寛廣時,個人與靈域的界限就愈具融合,當個人的靈觸及到全能的創造者時,就愈不具約束,有著完全的自由舒放。所以,全心趨近永恆的靈域,就能排除多元靈域的壓制和緊迫逼人的惡力,讓心靈僅留住開放和沈靜的情境,時時與平安喜樂同在。在此存在中,自由不是被追求的標的,它與罪的洗淨和靈命更新相連,是在隠藏中再被開展浮現,使重生的人有著最初被造的屬性。所以,自由和無我是最初的恩賜,讓人類沒有偏執痛苦,沒有死亡的面對,生命是處在神聖的光芒中,無所限制。在永恆靈命中,所有的靈皆依歸於創造者的道,人類的靈就不受其他被造的靈所逼迫,是完全的自在。

參丶重生的歸宿

一丶原罪的洗淨
人類背離創造者是原罪印記的啓始,它遺留死亡丶痛苦丶壓迫和絪綁的命定。耶穌帶來解放的恩典,所以,個人相信耶穌的死而復活,受洗認罪,罪必得赦免和洗淨。原罪的洗淨是重生的起歩,個人在那時刻便是新造的人,聖靈住在心裡,有著不同於過去和世俗的生活價值和生命意義的解釋,行為舉止有所改變。過去無法改變的,現在可以柔性調整或完全變化。所有事情在諒解和包容中,可以被接受和釋懷。認識和相信聖經的話語,可更清楚了解原罪的存在,耶穌來到世間,洗清人類罪惡的大能,而唯有透過耶穌的赦免,人類才有重生並歸回天家的盼望。
二丶十字架的背負
生命的存在意義和人生旅程不只在獲得從綑綁中釋放的恩典,而且能以基督跟隨者為心志,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榮耀上帝的名。背起十字架是可能遇見災難丶困境和生命的安危,也是一趟孤獨丶痛楚和嚴厲的堅辛旅程。但只有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才有盼望在世俗中看見神聖光芒,聽見上帝的溫柔聲音,也才能走出自我的極限,向永恆的上帝國靠近。但在這路上,隨時能看到上帝的光在引導和激勵疲憊軟弱的步伐,能聽見上帝的吩咐和安慰,有聖靈完全的教導和叮嚀。而每日就只做榮耀上帝的事,不論遇到任何挑戰,皆信服上帝的掌權和大能,繼續傳講福音,使更多人認識基督福音的救恩。背負十字架,即走在天路之上,日日為主而活。
三丶平安的喜樂
從綑綁中釋放的生命是順服在上帝的主權,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仼何境遇,皆有上帝的旨意和計畫。而只有在調整丶盼望和讃美中,越過任何困難和痛苦,讓事事仍有平安喜樂相隨。平安的喜樂是上帝所賜,讓人可正向且有力的對抗苦難以外,是人類在交託以後,所能得到的應許。在重生以後,惡毒已遠離,世俗不再是牽掛,個人是清新暢然,領受完全的平安和充足的喜樂恩典。
四丶永住天家
上帝曾應許悔改而敬虔的人,基督必與他同在,一直到新天新地來臨。那是人類歸回天鄕的盼望日子,那時,不再有痛苦和眼淚,僅有榮耀上帝的平安和讃美,萬物和好相處,生命永恆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