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守住本份

                 守住本份

生活中常有長輩會提醒年輕人要守本份,其意思是認為每個人應遵循中規中矩的生活樣式,不要越出常軌。不過,現代年輕人卻期待創新而與別人不同,所以,守本份就反而被認為是呆板而無趣。事實上,在多變的社會中,已不易清楚解釋個人的本份是什麼,過去由社會角色來指涉個人該守住自己的本份,如由性別,家庭份子,職場身份和常人生活活動皆有合適的行為表現。但現代多元解釋的社會角色,已失去唯一描述的行為樣式,只要個人認同的,就是個人當下的可行生活面貌。也因為沒有中規中矩的參考點,所以,也就不需去守住本份,而只是在自覺良好的呈現自己。不過,在不需守本份的社會環境中,個人易於隨原始本性而肆意擴張生活的要求,不論年齡多大多小,個人會沈迷於只要身心滿足就好的活動,忘記自己的現實處境和既有的背景身份,結果,常引來一些生活煩惱和苦難,讓自己隨波逐流,不知所云的渡過人生。因此,守住本份成為另類追求幸福的呼求,如求慢活,求互相了解尊重,求互助合作,求不貪浮華,求心安理得,求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人,無懊悔羞愧之心。而如此的守本份期待,也成為亂世的一點支柱,盼望平安喜樂成為可能。
在基督信仰中,個人相信耶穌是基督,死而復活並救贖人類,就永遠具有基督徒的身份,它不受世俗生活的影響,此身份也沒有多元解釋的困擾。因此,基督徒認知自己的信仰身份,也應永遠守住本份,認真過敬虔的生活。不論過去個人的世俗經驗是如何,有顯赫卑微,有惡行善舉,有尊貴窮乏,而在成為基督徒以後,皆有全新的身份,以後的人生,就是守住本份,忠心完成上帝所交託的工作,真誠的學習耶穌樣式,愛人愛己,成為别人的祝福。所以,守住本份是基督徒的珍貴恩賜,是走天路的厚實支柱。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片刻的恩典

                   片刻的恩典


在充滿辛苦和待遇不佳的現代工作或生活環境中,流行著小確幸的滿足,它雖是短暫或微小的感受和獲得,但卻使人有著偶遇的甜美心情和記憶。所以,期待小確幸成為煩忙不順的一點安慰,讓平凡的日子有著不一樣的改變。現實上,處處應有很多小確幸的存在,個人並不難以獲得小確幸,但是,獲得小確幸的要件,卻是依靠個人對美和有趣事物的敏感度。當個人有這樣的能力時,隨時皆可由周遭環境中發現讓自己愉快的事情丶活動或處境,個人的心情就在煞那時刻有所舒恬,這樣的感受是不一定來自豪華高價的休閒娛樂或觀光安排。如在午後時光,在平實安靜的農場或綠園內,聽著手機中傳出"I know who hold tomorrow"的鄉村福音曲調,心情便逐漸濾清雜事,似乎憂煩的事淡淡交出,交給無声中的寄託,那一刻,心底總有説不出的幸福感,有著濃濃的溫暖氛圍在身旁。有時候,也可在同樣安靜的場景中,寫意的畫出秋日午後的玉米花穗枝葉,不是要畫出曠世巨作,只是讓輕鬆的塗抹框住景物,自己的心情便能沈浸在片刻的專注觀賞,讓時光有著充實的滿足和平和。所以,能隨時享受小確幸的個人,不只讓自己能增加人生的溫暖時刻,也能與他人分享這種喜悅的感受。
在基督信仰中,上帝創造萬物,蘊含著奧妙美麗的存在,所以,有著基督心的人,就很容易發覺各種溫暖丶慈愛丶甜美和有趣的人事物,時時就可感受各種小確幸的機遇,讓自己常有喜樂心情。而更大的恩典是,任何時刻,個人皆能有極大確幸,與上帝講話,得到上帝的關顧和安慰。在人生路途上,有上帝同行,隨著上帝的旨意和託付而努力奮進,沒有猶疑不安,只有盼望喜樂。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虛無的瞎忙

               虛無的瞎忙

忙碌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在競爭的環境下,講求效率和取得優勢成為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個人需不停的處理資料和工作流程,期待在預定時間內,能産出成果。不過,所有優質的管理論點皆會警告,要先確定所要做的事是正確和重要的,否則會徒勞無功,顯然的,做對的事比事情做對,似乎是更重要。當個人要確立想做的事是否正確,他需要清楚的分析並選擇出正確的事,所以,個人不能眼瞎去隨意猜測決定,他要睜大眼,看清所有萬事萬物,以決定個人將要做的事。在現實中,許多人忙過一段人生以後,卻是灰心失望的結局,個人去回想這樣的生活歷程時,就會覺得自己好瞎,走了好多不知所云的旅途,最後卻迷失了。過去的社會有一些覺者丶靈師或引導者的存在,他們一直在敎導民眾如何確定正確的事,但是,民眾的悟性丶稟賦和偏好不同,似乎仍未能完整得到受益,每個人的生命遭遇仍是苦難連連,無法清楚知道何時能離開苦海,找到正確的路或未來。瞎忙成為很多人生的寫照,它只描繪出虛無的過往事蹟。
在基督信仰中,心眼打開,相信耶穌是基督的人,就能得救,即使是肉眼已瞎的人,仍可進天國,親見上帝。所以,基督徒的忙碌,是在積極努力完成上帝所託付的工作任務。它可能是給予愛,忠於服事,勤於宣講福音和敬虔的信仰生活。
在這樣的人生中,上帝總會引導個人做合乎祂旨意的事,這些事就是正確的,忙於做這些事就不會瞎忙一生。信耶穌是有福了,因為,祂帶給個人完全充實而明亮的日子。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實存的榮耀

               實存的榮耀

榮耀是民眾在世上生活中所追求和喜愛的,它帶給人們奮力向前的動力,甚至於可克服恐懼害怕或不計生死,歷史上,許多領導者能有效激起普羅大眾的集體榮譽感,使大眾熱烈行動而達到預期的目標。所以,獲得榮耀是普遍的期待,是世俗不能缺乏的必需要項。不過,榮耀是個人的感受和判斷,不同的個人價值觀會影響榮耀的認定,因此,某個人所追求的榮耀不一定為他人所認同,此情形就存在著榮耀的虛實和比較問題。有些人一生追求某類榮耀,可是他人卻可能認為這類榮耀的追求是白忙一頓。而就個人的感受判斷來説,榮耀是有時間性,可能在某段時間以後,榮耀就變質或消失,所以,要持久保有榮耀是相當不容易。過去的事例中,極大部分的榮耀皆是在榮耀個人,不論是在事業丶工作丶活動或任何行為的果效或成功,其榮耀皆歸於個人自己,所以,個人生命的有限就影響榮耀的長遠存在,此說明世俗的榮耀是變化不定,不具永恆實存。而當個人以變化不定的榮耀來做為人生満足的依據時,個人就只有失望的嘆息。
在基督信仰中,基督徒的任何生活作為皆是在榮耀上帝,因為,他是上帝的子民,是被呼召來執行上帝的旨意,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個人要能榮耀上帝,則要清楚認識上帝的真誠本性,凡事皆依上帝的道而行。耶穌基督的樣式和作為是榮耀上帝的最好典範,跟隨耶穌的步伐,學習衪的道和背十字架的生命作為,個人便能感受榮耀上帝的喜悅。做榮耀上帝的事,就有持久的實存榮耀,此榮耀是能一直維持到永恆的未來。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不息的領受

                   不息的領受

個人無法離開社會群眾,所以,任一時間個人皆會接到外界所傳來的訊息,這些訊息皆含有涉入的作用,使個人皆不自覺或無法抗拒的接受,而被外界所牽引或影響。這種渉入是不停止的,即使個人不喜歡,它仍是源源不絕的傳來,使生活充滿著他人的干擾訊息。這種情況隨著通訊科技的大便利而更加沈重,個人在現代生活中,就只有忙亂疲乏無力,每日皆不知為何而累。一些生活管理專家便建議要有選擇性的接受訊息,不過,防止訊息渉入的效果似乎未具顯著,反而看到社會上更多情緒不定,精神不振的問題。其中較具影響的原因,是因為個人是空虛的,時時皆在等待別人的訊息,對於多數的人而言,沒有別人的訊息,就不知如何過日子。因此,這是兩難的局面,個人常處在接受或不接受訊息的困擾中。從現實經驗而言,較具智慧的人,只能依自己的判斷,多接近有益於個人的社會賢達,憑意志阻斷損己的訊息管道,這樣的努力,可能帶來一些較具穩定的生活秩序,讓人生少一點庸人多自擾的煩惱。
在基督信仰中,相信上帝也不停的在傳受訊息,透過聖經丶先知的話語丶天使的傳言或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的道,隨時在敎導丶提醒丶鼓勵和安慰個人,繼續堅持走在分別成聖的道路。所以,能不停領受上帝的訊息,卻是一件渴望的恩典,因為,上帝的涉入,只有愛的感受,沒有痛苦煩惱。這是何等的不一樣,是世俗生活中,他人無法給予的福氣,而在如此不息的傳播中,人生就有不息的日日領受,使個人能活在上帝的旨意和關顧,心靈就有平安。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放下的期待

                    放下的期待

在生活中,一個人遇到苦惱時,常被人建議要放下或要放開一點,而這種建議就是要個人放棄擁有,能得一身輕。不過,這種建議並無法去除個人還需活在世上的現實,因此,個人仍會有如何放下的困擾。很顯然的,對一般人而言,放下是要放下部份,而不是全部,所以,個人需要選擇那些要放下,那些要擁有,這就是智慧的選擇。從每個人的獨一性立場,智慧的選擇皆是不一樣,也就是每個人想放下的事物可能不同,是只有個人才能做決定,無法由他處學習模仿,因此,放下常是個人獨自的心路歷程。放下的智慧選擇就是要先評估比較,每一種擁有的重要區別,而後,逐漸放下不重要的人生事務。但要決定事項的重要或不重要是受到個人價值判斷的影響,而個人價值可能來自外來的影響或自身的學習,當這些價值有所變化不定時,個人就較不易判定那些事項是重要或不重要,結果,個人還是常處於困苦中,生活無法平安。所以,放下的不容易,是個人想擁有很多,無法取捨,而期待放下就成為超經驗的追求,使苦惱的民眾到處默拜尋找,紛擾一生。
在基督信仰中,上帝所賜的,即是個人真實的擁有,因此,超出上帝所賜的個人想有,就可能成為虛空,它可以或應該被放棄,而個人若想持有非上帝所賜的事物,只有徒增煩惱。所以,基督徒的放下,即在丢棄非上帝所賜的擁有,讓個人完全依上帝的恩賜和旨意來擁有世間的事物,這樣,個人就可離開煩惱,得到毎日的平安喜樂。簡言之,不是上帝所賜的,就不必擁有,而這時刻意去想擁有,不只過程辛苦倍加,而最後只有徒增苦惱和失望。有福的基督徒是要誠心接受上帝所賜的一切擁有,它使個人得到完全豐足的人生。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親身經歷

                    親身經歷

生活中可以透過很多方式來認識萬事萬物的現象,大部分的認識是透過文字和圖像媒介而學習。而在科技的協助中,個人可從廣瀚的儲存資料裡,隨意摘取所想認識的內容,所以,數位圖書館的出現,已能有效滿足個人獲得生活中所需的知識。不過,現代社會問題的叢生,顯示知識取得的方便,似乎不足以讓個人安心喜樂,此説明間接性的認識萬事萬物仍是有限的,因為,此類知識的學習常只是短暫的存在記憶中,很快就被遺忘或去除。而當個人處在訊息萬變的環境時,更容易留新去舊,使個人無法擁有長遠可用的知識理念,此情形影響解決問題的有效依靠,個人便終日心寧不安或是覺得生活虚幻無實。相較下,親身經歷的學習就讓人一生無法忘懷,甚至於有完全翻轉個人舊有思維的作用,而此類由自身感官和心靈直接溶入問題現象的經驗,是會牢牢印在深層記憶。就旅行而言,閲讀過上百本旅遊記趣皆不如到現場的深刻感受體驗,這種親身體驗雖仍因生活地景改變或個人素養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但仍會留下人生的不滅足跡。
在基督信仰中,最期待的親身經歷是與主同在,而對於歷代基督徒而言,皆無法如初代信徒,曽經歷親身與耶穌見面和言談,直接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蹟,因此,初代信徒所呈現的堅定丶虔誠和不計代價的信仰,是後代信徒所仰望但無法獲得的經驗。所以,今日的民眾或信徒只能由閲讀聖經來認識耶穌基督,但此類閲讀若僅是文字的查經,對個人信仰的深度感受,仍是有所侷限,易於受世俗引導而失去信心。從聖經的記載上説明耶穌死而復活,所以,在今日,耶穌仍與我們同在,而敎會在信仰的造就上,也就鼓勵信徒從個人靈修如讀經丶禱告或默想來接近主,但對多數信徒而言,似乎在苦難經歷中更易於感受與主同在。這種苦難經歷讓個人只能完全依靠主,也在這種經歷才能在心裏,深刻印著主的救贖恩典,這應是文字閲讀無法建立的信心和順服。顯然的,基督信仰中,苦難的來臨是能見主的大愛,甚至於有主的神蹟。所以,親身經歷是基督徒遇主的感謝時刻,不論是來自於喜樂或苦難,皆是主所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