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蒙福的生活軌跡

                  蒙福的生活軌跡

在社會生活中,個人遇到貴人貴事的時候,便覺得自己有福了,因此,多數人為了得到幸福,就努力去尋找貴人或貴事。不過,能帶給個人有幸褔感覺的機遇,似乎並不常有,大概較感嘆的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樣的事實使蒙福成為稀有,也被視為偶然的幸運,不是生活中的常態經歷。現實經驗上,將蒙福寄望在他人的施給,是需要個人智慧的選擇和回應。當個人更清楚知道和決定,什麼人可以給自己幸福,或是什麼事是可讓自己平安喜樂,那麼,積極將自己的生活連結到這些人事物,幸福就自然萌生。所以,蒙福的人生不是來自大量貴人貴事的供給,而是因為個人曽與少數他者,在生命中有着緊密相連的忠誠關懷關係,如家人和知心朋友。他們的關係是沒有預設條件,也不必對價衡量,甚至於在自己都不清楚的情形下,他者已在施給,自己已得幸福。因此,蒙福的生活不是單向的施與受,而是施受相乘相連的見證,使生活軌跡成為祝福他人,也受他人祝福的感受日記。
耶穌基督的愛是沒有預設條件,不論是認識或不認識衪,衪永遠在施給愛,但是,個人是否選擇回應耶穌的愛,就有不一樣的蒙福生活。當個人決定要跟耶穌連結而有親密關係,耶穌的愛就會流入,使個人有施給他人的力量,鋪陳出蒙福的生活軌跡。而在此生活中,有忠實的信仰,開放的心志,深層的憐憫,單純的關顧,真實的表現及活潑的生命,因此,人生便得到蒙福的應許。毫無疑問的,相信耶穌只是一種選擇,但衪卻是蒙福生活的源泉,是不變的依靠。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福氣之後的恩典

                    福氣之後的恩典

福氣是個人生活中喜歡得到的好事,它常是平凡或苦衷日子的期待。不過,福氣的來臨是偶然的遭遇,不是常存的,所以,褔氣過了以後,個人仍還是會遇到波折或苦難,此説明個人可能有福氣的歡喜時刻,但不易有福氣人生,因為,人生常有煩心苦楚,而僅偶有福氣點綴。這樣的情形指出,個人更要企求的,是超越福氣的永遠恩典,是能使個人常得歡樂的關照泉源。因此,去排隊買福袋而得到獎品,應不如去認識一位知心的好朋友,或者去等待外人的幫助,應不如去擁有血緣家庭的支持。不過,永遠的恩典似乎要花更多時間丶愛心和耐心去追求和關顧,而個人受制於窄化的自我需要,就不易感受和認識永遠恩典的存在,個人常也只剩下期待福氣的來臨。所以,人生是苦海,並不是人生沒有幸運和福氣,而是除了少數褔氣以外,人生仍有多數的憂心煩事,苦難連篇。這樣的人生處境,使逃離苦海成為盼望,偶遇的福氣也只是一些小確幸的生活漣漪。
個人在困苦的時候,遇見並相信耶穌,心靈得到解放,有人會認為這是福氣。不過,在得到這福氣以後,生活仍是會遇到苦難,這時候,有些人就會失去信心而離開基督。因此,相信耶穌並不僅是偶遇的福氣,更是永遠的恩典,因為,耶穌與人類存在著永遠的屬靈關係,耶穌是為了救贖人類而降世,祂的愛和應許成為個人獲得永生的唯一道路。所以,相信耶穌和努力跟隨祂的人,就會感受和得到永久的恩典。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聰明而有餘的生活

                  聰明而有餘的生活

生活過得更好一點,一直是多數人心中所想所愛的事情,所謂更好一點也許仍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解釋,不過,聰明而有餘的生活應是較為大家能接受的共識。聰明的生活即是指生活智商要高一點,也即是生活的產出和成本的比例要高一點,其簡單做法,可從增加產出和降低成本的兩個方向來進行。增加產出的做法,包含增加個人的貨幣收入或個人的實物產出等具體方式。減低成本,則包含降低金錢丶時間丶勞力丶心理負擔等付出的程度。所以,有人認為聰明而有餘的工作,就是工作錢多丶事少及離家近的看法,應就是較高工作智商的解釋。而相對的,聰明而有餘的消費,就是消費的成本低丶享受多及滿足高的看法,這是較高消費智商的解釋。比較上,增加個人收入需要依靠能力表現丶競爭機會及利益分配等條件,而增加實物產出需要依靠技藝丶資源供給及合作分享等條件,兩者的成長皆會受到敎育丶文化和地域的影響。所以,多數人的經濟收入或實物產出的成長,皆是有所侷限,也即是多數人皆僅能有中產或小康的收入或產出程度。相對的,降低成本就是,生活中要有聰明的金錢丶時間丶勞動的消費和心理回應,其實現成果也受到敎育水準丶性格養成和文化價值的影響。不過,在實際社會生活中,要增加經濟收入或實物産出,就可能增加成本,所以,具有較高收入或產出的人,不一定有較高的生活智商,因為,它可能為了增加收入而增加更高成本,此情形便會降低其生活智商。個人若一直保持較高的生活智商,也會得到有餘的生活,讓自己覺得生活中充滿知足喜樂。
相信耶穌的人,就更能從聖經的敎導中,學到聰明而有餘的生活方法,在工作中,知道依著上帝所給的恩賜而行,有靈活的人際關係丶充分的創意丶合適的應變及隨時學習和謙虛的心。另一方面,在消費上,知道依著上帝所創的道而行,有合乎自然的食衣住行丶永續利用資源丶美觀素養丶巧手自製丶配適的休閒及隨時創新和活潑的心。因此,在基督裡,就有聰明而有餘的生活,讓人生豐富自足,也常有平安喜樂。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想像以外的互相效力

                      想像以外的互相效力

生活中,每個人可依其理性或是經驗基礎的想像,來預估自己可能獲得的幫助和預期成果,可是,常常在行動後卻發現,有一些超乎想像的互相效力機會和影響。所以,無預期的互相效力不只產生外溢效應,而且,也重新定義行動的價值,讓每一個行動皆成為特別而不易複製的案例故事。這種情形在解釋個人得到某種職位的事例上,似乎更能説明它的存在事實。從理性思維而言,個人依努力或他人相助而得到某種職位,然後,依自己的意志,再把職位工作做好,似乎就完成擁有該職位的意義。不過,一些歷史故事説明,某些人能具有某些職位,是為了執行他未曽想像的事情,而完成這些事情後,卻幫助或挽救一大群未曽相識的民眾。聖經故事中,敘述以斯帖能由一位小戶孤女而當上皇后,她的成果不是來享受一生的榮華富貴,而是在猶太民族將遭遇滅族危機時,成為唯一解救民族生存的機會。所以,以斯帖當皇后,是為了多年後來解救自己的民族,一樣的情形,任何一個人,做了任何工作角色,應也是多年後可讓某些事或人發生改變的唯一條件。若以當一個老師而言,除了已知的實際教學工作成果以外,並不易想像因為自己當老師,多年後可以成為他人改變一生的必要條件。所以,依自己的恩賜條件,選擇做好最合適的職位工作,它將讓個人經歷一生中奇異恩典的事,並且驚訝感受到,自己竟是他人人生改變的唯一關鍵要件。而偶而在寂靜夜晩中,想起這種互相效力的安排,應也會覺得人生是超乎想像的奧秘。
聖經敍述,上帝依其旨意,會託付某些人來做工作,並使萬事互相效力,所以,每個人在世上的工作,不是以現成的成果而表現,是為了在某一時空成為改變他人的唯一準備。所以,珍重生命中的恩賜工作,是要更認真的做好工作,因為,我們正在做超過自己可想像的奇異恩典。而在某一天,我們才會清楚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是因為我們曾經努力祝福他人。

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發光的美麗瓦器

               發光的美麗瓦器

瓦器是由泥土所製作,原始的模樣是樸素且很相似,它一直被當成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用具。因為瓦器是被使用來盛放酒水,所以,瓦器的內部是密閉,不易發光,也不常被注意。不過,有些瓦器會被加以彩繪,隨著製造者的藝術創意,瓦器可能裝飾成華麗的作品,變成多數人喜愛的貴重物品,然後陳列在特別地方,僅供觀賞。因此,瓦器可以只是普通平凡的用具,也可能被當成珍貴飾物,但不論是何種表現方式,瓦器永遠在內部藏著黒暗,而僅能由外部來認識它。從外部面貌而言,平凡的瓦器是實用而不華麗,而華麗的瓦器是裝飾品但並不實用,但時間久了以後,平凡的瓦器愈用愈光滑,最後,常有裂痕丶破洞或缺口,這樣的瓦器就會被放入燭火,而後成為照亮房間的光源。所以,平凡的瓦器要成為光源,是要外部磨出縫隙以後,才能可能轉變形成,此時,瓦器已不再有黑暗,而是有光的燈座,在光的照耀下,平凡瓦器也有光滑的表面,也會顯出美麗的外貌。
聖經記載,人是由土做成且有 神的氣,所以,享有珍貴的生活園地。但人違背上帝的旨意,便只能流落地上成為瓦器,在世上過著受罪折磨的勞苦日子,罪留在瓦器內部黒暗中,無法去除。而當個人在勞苦內逐漸悔改,外部便磨出縫隙,個人也因為相信耶穌的救贖,聖靈就進到人的心裡,在瓦器內部發光,並由縫隙射出而照亮周圍。這時,個人就成為發光而美麗的瓦器,成為他人的祝福。所以,在耶穌基督裡,認識自己不是隨意被丟棄的平凡瓦器,也不是無用的裝飾品,而是發光的美麗瓦器,這些人應是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