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再來的認定

           再來的認定

在世俗生活中,再現是較常被提及的事情,但有兩方面的說法。就物質實體的變化上,再現是科學家重視的經驗肯定,認為某項物質是真實存在時,它應能被重新建立原有結構形式,讓某種物質再現其相似性和效度。而另一種再現說法,是就意義指涉上認為,客觀世界被個人以語言意義方式所建構,並對社會重新展現的過程。前者的再現具絕對性,而後者的再現則被認為只具相對性。所以,在人類社會中,再現是處於絕對或相對的矛盾衝突解釋脈絡裡,因為,在某一時刻,個人會以物質取向來看萬事萬物,希望它是不變,或是重新建構完全相似結構功能形式的實體。但在另一情況時,同一實存本體卻可被不同語言意義重新建構,而展現不同社會詮釋的存在形式。以實例而言,就絕對再現上,人類的返老還童應是機會渺茫,但就相對再現而言,透過任何個人語言意義的建構,青春是隨時可被重新展現出來。不過,現實人生顯示個人有死亡,死亡使物理的絕對再現面臨有限,而意義的相對再現則趨向混沌不明,因此,再現的進程是虛無的終極。對於個人而言,不論那一類再現只不過是人生中的曇花一現,皆不是最後的實在和期待。
基督信仰中,人生的再現是可被期待,它是透過個人的悔改重生過程而展現。個人的重生不是依老我軀體的再成熟或是依社會他人意義的再詮釋,而是透過相信耶穌基督的救恩所建立。重生的一生不是依靠自我追求的努力成果,是耶穌再來的應許,使新天新地能被展現,而個人能進入再現的永生。所以,個人的悔改信靠和耶穌的再來,是人生再現的契機,前項是個人能認識現實人生的初始創造實在和堕落的事實,而後項則是神所施放的救贖恩典。從現有記述中,神所啓示而記載的聖經,清楚描述耶穌死而復活的事實,也預言耶穌再來的信息,這兩項再現的神蹟是無法被人類有限知識所詮釋,只能在相信的選擇意志中被認定。因此,相信耶穌是基督,能讓死人復活,是再現人生的信賴文本,而耶穌再來應是此文本卷末的最佳註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