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推廣與社會關懷

              推廣與社會關懷

早期英國大學為傳佈人文知識到校園以外的社會民眾,而辦理推廣活動,所以,推廣是大學關懷社會的一種行動,此行動乃出於提升社會民衆知識水準的動機,由此開始,推廣成為社會各機構團體要傳佈新知識給外界民眾的常用名詞。不過,傳佈新知識給社會民眾可有多類動機,而推廣應是指具有社會關懷的知識傳播活動,這樣的解釋,也可能將推廣視為一種社會服務的活動。過去使用推廣名義來執行活動的各類工作中,其所表示的社會關懷仍存有不同層次的內涵,此反應出推廣的真正影響力,是依推廣者的社會關懷理念而有差別。所以,推廣者如何解釋和看待社會關懷,是推廣工作的關鍵要素。在現實社會上,弱勢族群常被認定為需要被關懷的對象,而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是區分弱勢族群的依據。但在推廣者的看法上,知識不足或無效用的社會民眾才是推廣工作的弱勢族群,而多數人在人生過程中一直會是知識的弱勢者,因為,社會上的創新知識一直出現,另一方面,個人的人生不斷處於問題解決過程。當多數人皆是知識的弱勢者時,誰又能成為推廣者呢?早期推廣工作認為,擁有創新知識的人即可成為推廣者,不過,創新知識受時間和個人需要變化的影響,不易認定,此類號稱的推廣者,已不具實質作用。
很顯然的,只有不變的知識,才具有永恆被個人需要的機會,而推廣者應是可傳佈不變知識的先知。不變的知識是由永恆創造者所擁有,而先知的心是能連結到永恆創造者的全能本體,透過恩賜能力的學習,可認識並取得不變知識。所以,真實的推廣者是居於愛心,對全人類傳佈永恒的知識,使每個人能逐漸脫離變化的不安生活,而其社會關懷是超越時間丶空間和族群的限制。因為,在永恆的社會關懷中,推廣工作是無價的奉獻,沒有自我利益的擴張。現實上,這樣的推廣工作是無法被私利操作的社會所認識,也無法被接受而存在。可是,部分想認識和追求永恆的民眾,仍是先知的關懷對象,先知需要將永恆的知識傳佈給這些民眾,使這些追尋者能得到人生的改變,有豐足的生命歷程。所以,推廣者一直會存在於人間,是真實表現社會關懷的知識傳播者,更是傳佈永恆存在的先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