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母親留下的禮物

                   母親留下的禮物


天下母親皆會把好東西留給子女,這是社會上普遍的認識,我的母親應也是一樣。在過去與母親相處的經歷中,幼少年時,渾然不知母親有什麼特別心意,在外閒逛回家,僅知道可吃到母親放在餐桌上的食物。青年時,長期在遠地求學,與母親也少互動,中年在台北成家立業,母親也在鄕村小店停業後搬到附近居住,整天只有煮父親的三餐外,便閒著無事,她幾乎沒有社交活動。所以,我與家人便儘量在假日去跟她共餐閒聊,這時候,她會慢慢說起過去的往事,我才漸漸知道母親從年輕到老的遭遇和心情,也才較清楚母親曾經對家人付出心力的圖像。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鄕下女子,三個月大就被送到養父母家當童養媳,養父母家窮,有十幾個孩子,母親勤做家事,常得到村中長輩的認同。在年長後,養父母囑付她選一位夫君,母親有智慧的決定跟老三(我的父親)共處一生,寶是押對了,後來父親確實比其他兄弟更有發展。母親為自己的家開始用心努力,印象中,母親曾去工廠做雜工,父親搬到鎮上開小布店後,她便全心整理家事和協助顧守店面。相同的家事和顧店一直做到我準備長住台北,她才跟父親一起結束小店生意,北遷退休過日。


母親生活簡樸,常煮幾樣好吃的菜,喜歡穿簡便丶輕軟又透風的棉布衣服,一件她最悏意的單層布衣,捨不得丟掉,縫了好幾處補釘,還一直穿。兒女買給她的衣服,她常轉送他人,只堅持穿她自己覺得舒服的舊棉服。母親喜歡輕爽丶方便丶平靜不喧鬧的事情,所以,她不偏愛外出交友聚樂,自己可以安閒獨自在家,搖扇靜坐或做點家事。她曾提過看到基督敎追思禮拜,認為真好,怎麼那麼清(台語)。


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沒有敎我如何學習,沒有要求我未來要怎樣,沒有孟母三遷的故事,沒有看過我的成績(印章交給我自己蓋),印象中也沒有打過或駡過我。只有認真供我三餐,認真賺小錢,替家人買可遮風避雨的小屋,可完成求學所需的費用。事實上,這些事情皆能發生在別個家庭,沒什麼特別的,但母親是一直用心且持續做到老。


母親在年老生病時,需要長期進出醫院治療,這時候我開始覺得需要更大力量來支持我的疲累,決定到住家附近敎會聽道。當母親因病情緒低落時,我會安慰她,說耶穌會照顧她。在母親生病久後的一個晚上,她突然跟我們說她要信耶穌,我是非常意外,便連絡敎會牧師來了解情況,當牧師三次問她告白信仰的問題時,她皆微笑點頭,牧師便決定母親可以受洗了。當牧師決定要為母親受洗時,我突然心中一股熱流湧上,脱口便說那我也受洗。事實上,在前幾年的敎會聽道和查經,我是沒有要受洗的感動,心裡想父母親還是民間信仰,不要給他們壓力。但就這樣,我跟母親一起受洗,而在隔年母親回天家後,父親也受洗,幾年間,內人和女兒也信耶穌。一人得救,全家得救。


全家皆信基督後,在經歷各種困難事情的當下,家人已全心信靠耶穌,相信祂的應許能帶領走過幽谷,在溪水旁得到平安。母親的一生,曾付出照顧家人的辛勞和用心,而她在身心苦難時的受洗決定,更深深造福後輩子孫。现在回想起來,母親平凡的來到世間,但已留下最重和最好的禮物給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