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人生的需要(永生篇)

                   人生的需要(永生篇)

人生需要什麼,每個人的想法皆是分歧,有同有異。而每個人對需要有不同看法,也使每個人走向不同的人生故事。不過,學者也歸納出較具概念性的需求類別,如心理學家就簡化為生理丶安全丶愛、歸屬丶自我實現等層面,或是成人教育學家就分為真實需要丶感覺需要丶規範需要和社會需要等。另一方面,宗教學者則強調靈命需要。所以,綜合上,人生需要可包含今世生活上的需要和未來生活上的需要,似乎完整的需要藍圖是應該含蓋這兩大類。但是,每個人在不同時空所反應的需要是片面和零散的,甚至於在追求某一項需要時,就會放棄丶停頓或忘記其他一些需要,這種情形常陷每個人於需要追求的迷惑和困境。而常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個人會迷茫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從需要的反應層面而言,學術上會認為因為問題的存在,才會有需要的覺知,所以,不認識或知覺有問題,就不會產生對應上的需要存在。這樣的説法,在物質層面上最易被觀察到,肚子餓了不舒服,才會有飲食的需要,而飲食飽足以後,肚子餓不舒服的問題消失了,飲食需要也就結束。而在身心交互影響的說法上,也會認為不只物質問題會反應物質的需要,心理問題也會反應出心理或物質的需要,這時候就有真實需要和感覺需要的分别困擾。不過,不論是從真實或感覺需要層面來看,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需要。當問人生的需要是什麼時,即也是在問人生的問題是什麼。在一般世俗的想法上,趨吉避凶則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需要,吉是指榮華喜樂,凶是指厄老病死。而本書的主要敍述觀點是依個人的人生體驗和觀察世俗生活的綜合心得而撰寫。其包含獲得永生丶愛丶喜樂丶恩賜和去除苦難的需要。

壹丶獲得永生
一丶人生意義
人生有什麼意義?這句話也即在問"為什麼有人生?人生有什麼價值?而在回答這問題時,還需要問人生就僅這一次嗎?目前的一般想法,可分為世俗人生會再現,世俗人生就只這一次但還有另外的永遠人生,世俗人生以外不知是什麼。基本上,世俗人生是否再現或是還有另外的永遠人生皆涉及超現實和經驗的存在,所以,它難以被實際認定,對於個人而言,只能依個人的信念而選擇。就基督敎信仰上,它是強調還有永遠人生的存在,因此,對一個基督徒來説,世俗的這一生僅有一次,而世俗人生的意義,即為了能走上以後的永遠人生。因此,人生的意義即在認識上帝和耶穌,並相信耶穌的救贖恩典而與上帝重新建立美好關係,且在世俗生活上,能成為耶穌的跟隨者,行為表現上能做光做塩,榮耀上帝。這樣的人生意義解釋,使個人不只期待世俗一生的喜樂價值,更重視因為有這世俗一生的敬虔信仰,而才能獲得永遠人生的重價恩典。
所以,沒有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個人,是不會認識和具有追求永遠人生的想法,而個人所能解釋的人生意義,就只能限於世俗人生所存在或出現的物質和精神價值。個人所能滿足的事項,就依其認識範圍和生活遭遇而變化,它是有限而不確定的,會隨著世俗人生的結束而失去價值或消失。一般人較常在遇到人生困境或生命危急時,才會開始思考人生有何意義。不過,有人在百思不解時,反而會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有些人則認為人生的意義可由自己的後代來完成,另有一部份的人則會開始認識和追求,世俗人生以外的永遠生命需要。這時,宗教信仰就常成為解釋人生意義的主要依賴,這也說明宗敎信仰是個人具有追求人生意義以後,才較會產生的個人需要。所以,認識和決定人生意義是個人的最基本需要,它會影響個人追求其他相關需要。

二丶永恆生命
永恆生命是世俗人生以外,永遠存在的美好生命。它沒有世俗生活的哀傷痛苦,沒有憂愁勞累的苦楚,只有平安喜樂的愛和恩典。不過,永恆生命是超經驗的存在,一般人無法知覺認識,所以,就不易成為世俗人生中急迫的需要。比較上,永恆生命大都在宗教信仰中才被重視,但不論那一類宗教信仰所談的永恆生命,皆不是隨手可得的需要。永恆生命的獲得,皆要藉由世俗生活中的心靈轉化,靈命成長和敬虔信靠的神聖追求才能企及。基督信仰是認為在人生中要能認識有一位創造一切的上帝,而我們是違背上帝的旨意而有罪,因此,我們應該悔改,並倚靠耶穌十字架的贖罪救恩成為新造的人,這樣,在離開世俗人生時,就能與耶穌在新天新地有著永恆生命。可是,這樣美好的永恆生命,卻並非普遍被追求,因為,個人要放棄自我的慾望要求,全心順服在上帝的旨意,並成為耶穌的跟隨者,卻常是一項難以承受的挑戰。基本上,個人追求自我權利和利益的擴張是在成長中一直被強化,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是個人認為理所當然而會堅持固守,世俗生活的所得則是最實在的擁有,因此,繼續積累更多所得,是個人辛苦努力的最大成就和期待。甚至於生下後代,力求子女能保住或再擴大家族的所有和社會權利。如此根深的自我追求只讓個人認識到世俗人生的生命成果,是不會去想過還有永恆生命的需要。從基督信仰而言,人類所具有的原罪是自我擴張的源頭,也是阻隔個人認識永恆生命的絕緣板,而只有相信耶穌,透過耶穌的贖罪,個人才有認識和盼望永恆生命的機會。永恆生命應是個人最應盼望的需要,完全的人生應是世俗生命再連結到永恆生命。


三丶特別生命
上帝造人,使每個人都不一様,不只在身體上的差別,上帝也對每個人有特別的計畫。所以,在世俗生活上,個人可以表現出自已的能力丶興趣丶偏好丶品性和情感。不過,上帝在創造人時,特別將祂的靈吹進人的身體,因此,人有別於萬物,能感受到與上帝的關係。不過,人在墮落以後,自我擴張而完全只認識世俗的社會生活,使個人成為受慾望社會轄制的短視追逐者,其需要只侷限在可見的利益成就。多數人像一般生物一樣,整天只有忙於維持軀體的勞碌活動,大家的生活方式是同一樣板。這樣將自己當成生物個體,是完全忘記自己是具有靈性的特別創造個人。另一方面,人在知覺靈性的作為上,又常因自我期待的野心,而認為人可以成為神,或是人可操弄神來満足自己的需求,完全濫用上帝所賜給人的特別稟賦。許多人在人生結束時,乃無法善用生為人類的特殊生命,而失去與上帝連結的機會,終至沒有和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使自己失去獲得永恆生命的恩典。所以,生為人類需要去認識自己所具有的特別生命價值,要珍惜這一段短短人生。學習開啓靈命的神聖眼光,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內心的靈,來認識創造自己的上帝,並以靈命來跟隨耶穌,一起走回靈的永遠天家。人類具有屬靈的特別生命,是上帝在創造時的愛心所促成,個人要完全認識這樣的特別生命意義,因為人需要它才能與神連結,不受生物構造的限制而能走向永遠的新天新地。

四丶永生盼望
對於人類而言,他原是土做的被造物,因神灌入祂的靈氣,人才有別於萬物,能思想且能與神溝通。但人在背棄神而被放逐於棘䉫之地後,有死亡而斷絕了與神的關係,所以,人需悔改並在一生中,相信耶穌的救贖,奮力做出合神心意的事,才能有永生的盼望。人盼望永生是因為人皆會面臨人生終結的命運,多數人皆會害怕死亡以後,自己是還存在嗎?會是在何種處境?當一個人開始認真思想這問題時,所有人皆會期待死後有較好的未來。所以,永生的盼望是要有喜樂的永遠日子,而不再有受苦丶哀痛和煎熬的遭遇。在基督信仰上,永生的盼望,即是能回歸上帝的懷抱,自己能成為敬虔的上帝子民,生命冊上有分,可以被再來的耶穌接納,一起住在永恆的新天新地。因此,永生盼望不是每個人想要就可得到的權利,而是上帝所賜給義人的愛心恩典。永生盼望是因為耶穌為人類受難而死,人才能白白得到這樣的恩典。但人需要認罪,相信耶穌死而復活,可以免去人類的罪,而唯有在這樣的信念下,永生盼望才可能成真。永生盼望應是每一個人一生的最大需要,但個人需要先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與人的關係,也需要相信耶穌的救贖福音。而在個人於世俗的生活中,持續堅守耶穌跟隨者的作為,永生盼望就是最真實的獎賞。
五丶悔改新生
世俗人生普遍被認為有太多苦難和辛勞傷痛的生活經驗,所以,多數人想要改變和控制生活環境或他人,讓自己能得到滿足的新生活。不過,能夠避免苦難和辛勞相當不容易,主因常是自我執著的想獲得世俗所有物,而為了達到此目的,就需要與世人爭奪有限物質,在競爭中,就有失敗損失丶難過傷心丶怨恨記仇丶患得患失丶孤單落寞,甚至於造成環境汚染丶病痛壓迫丶健康失調等身心的苦難。大部分人皆無法去除自我擴張和追求,所以,苦難一直纒身。從基督信仰來說,地上的人類是有罪之身,罪是自我追逐的源頭,產生苦難和死亡。因此,個人無法在有罪的身心靈中,尋找脫離苦難的出路。唯一的途徑是悔改並承認自己有罪,相信耶穌的救贖恩典,讓聖靈住在你的身心中。這樣,個人重新被造,而有神所祝福的新生命。當個人成為新造的人而生活在世間時,他的行為是依聖靈的啓示而表現出來。做每一樣良善的事,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在榮耀上帝。因此,每個人皆需要悔改新生,才有機會越過困難,得到平安喜樂。這樣的平安喜樂是屬天的,而悔改新造的人,因能與上帝重新建立良好親蜜的關係,才能體驗到這屬天的永遠平安。一般人在世俗生活中,也有學習而產生新改變,不過,那些新改變皆仍在罪的影響下,而使問題的解決更複雜,使個人一直在新的苦難中打轉,無法脫離不安的轄制。所以,也唯有去除原罪,才是獲得超越世俗綑綁的新生命。

六丶真實信仰
信仰是對超經驗存在的相信,所以,個人能依自己的認識而有否信仰。這些認識有來自於祖先家族傳承的信仰,有些則是個人的新學習所認定。不過,對超經驗的信仰,其無法被實際觀察和客觀評估,所以,人類對信仰的解釋,全依靠個人的詮釋能力,而個人對信仰的相信程度,也直接受到詮釋說服力的影響。實際上,個人在形成詮釋能力時,除了直觀經驗的領悟以外,也可能透過閲讀信仰的相關記述和經文而有深度認識。雖然記述和經文仍是由他人所撰寫,不免除有人為偏差之疑慮,但是,一般皆認為有具體的記載文件,仍是使個人更能接近信仰的真實認識。而就記載文件的有效性上,它應是可被歷代人類所了解和探討,其內容亦可被萬世萬代所應用。簡言之,記載文件內容愈具永恆價值,且還有歷史事件或考古遺蹟的附加佐証,那就能加深信仰被認為是真實的。所以,真實信仰不只是相信超經驗存在,可以給予個人具體的世俗生活需求,它最重要的力量是展現具有永恆的掌握能力,使個人能有機會接近且獲得永恆。所以,不論由直觀領悟或記載文件解析,皆無法明説或啓示永恆的存在和接近的途徑,此類信仰的真實性就較會被疑慮。
真實信仰是在更充分的分析辨識和主觀的領悟選擇的結合過程中而發展,它雖是可被再思考,但真實信仰的核心認定,是在不斷的重新詮釋中,更能被肯定其可被個人接受的人生信仰。而相對的,不是真實信仰,則會在不斷的疑慮不安中而被否定其可成為人生的最終依靠。基督信仰是由一本確實記載上帝的存在,祂在以色列國的發展中所直接產生的啓示和顯明事蹟。另外,透過耶穌生平所展現的神蹟和他所傳講的天國道理,直接指出人類的存在命定和救贖出路。這些文件記載和歷史事蹟的真實敍述,同時結合個人接受耶穌講道真義的信心,就能結合出具有永恆性的真實信仰。

七丶信實救恩
對於超經驗存在所具有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個人對該超經驗的信靠基礎。而多數人皆依其生活需要和問題解決來體驗此信靠基礎的有效作用。在世俗生活中,個人所遇到的難題,部分是來自個人的不健康行為,而另一部分是來自外界環境的逼迫。就社會科學觀點上,解決這類難題,在個人層面,常依靠自我反省和再學習的改變成果,而在環境層面,則是透過政府力量和社會行動來改變總體制度和情勢風潮。但就人類歷史而言,每一世代的問題皆重複出現,甚至於變得更複雜難解,可看到解救世人的困難還是歷代最被凸顯的社會現象。誰來解開民眾的綑綁和心底困境就成為歷代的盼望,依靠超經驗力量還是社會菁英領導者都是可能的選擇。不過,就人類而言,一直存在的難題是面臨死亡,生命會終結,而解救死亡成為最大期待,但也是人類最無力處理的問題。宗教信仰的指渉方向是唯一可選擇的途徑,但有些宗敎信仰不處理死亡難題,而有處理死亡難題的宗教信仰則顯示不同的依據和過程。其中基督信仰是以救贖過程來解脫死亡絕境,其主要依據是以神子耶穌死而復活的神蹟而認定。當人相信耶穌具有權能來赦免原罪,那麼,人就能重生,死而復活,成為新天新地的子民。這是上帝的愛心和應許,所以,解救的恩典是上帝不會改變的信實承諾,而耶穌的生命事蹟就是最堅實的信心。相信救恩是要先相信上帝的存在,上帝創造人,而人離棄上帝有死亡的實在認識。而當個人循著相信上帝的作為而過著人生,死亡就不是結束的名詞,它是開門,引導人走進一條全新的永恆道路,與耶穌同行,上帝同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